核心提要:
1.国内出现感染海啸与重症高潮的原因有三:一是国人缺乏足够的免疫力;二是疫苗的有效率有待提高;三是短时期内感染基数太大。
2.三年的封控,保护了民众不受新冠病*感染,但同时也人为地造成群体缺乏对常见病*和细菌的免疫力,即所谓“免疫负债”。同时,年龄大的人,即使接种了三针灭活疫苗,他们的免疫力也极为有限,这就是所谓“免疫老化”。预计另一波感染高峰将随着春运传至缺医少药的乡村地区。
3.通常来说,感染后三个月内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半年后,这个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美国CDC建议,自岀现感染新冠起,三月后可以考虑接种疫苗包括加强针。许多学者认为,混打不同制作途径和作用机制的疫苗可能有利于激发更广谱更强的免疫力。
4.针对国内下波疫情,张玉蛟教授建议:第一,疫苗加强针至少每半年到一年接种一次,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早为高危人群接种加强针;第二,提高疫苗有效率刻不容缓,双价或多价疫苗是必经之路;第三,提高广大农村小城镇医疗机构新冠诊治水平。
30%-80%的感染率,我们准备好了吗?
年的最后两个星期,正当海外华人医生忙着给国内民众和医务人员介绍美国Covid-19新冠诊治的经验和数据时,一场席卷全国的Covid-19海啸把许多海外华人打得措手不及。
尽管,我们在美国已经经历了好几波Covid-19,我自己也一直在临床一线,全家人及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也大多前后被感染,但是,谁也没想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Covid-19感染率一下子飙升到30%-80%。
在MDAnderson癌症中心科研团队里的一个重要成员,这几天正焦头烂额地忙着办理回中国的签证,奔回去看望86岁的父亲:一个清华大学的退休教授,现在是北京ICU里的“大白肺”患者之一。
而
我自己,
,两天前在国内老家的父母还一再强调自己“一切正常”;转眼之间,他们双双Covid-19阳性,血氧降到80%。与此同时,医院已经爆满,院长生病,医院已经收满Covid-19重症患者,最好不要入院……
两天前的夜晚,当我们用朋友寄来的试剂盒时,突然发现既没发烧又没咳嗽的父母阳了。我66岁的大姐,一个人在黑暗里忙着安排氧气瓶,激素药;我在慌乱中指导她怎么为90多岁的父母使用Paxlovid,上口服激素,吸氧……而我的二姐,大姐夫都已经病了。他们没有隔离服,没有手套,没有医用N95口罩,没有血氧仪,退热止咳药也才快递到。在美国抗疫三年,我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的没有准备。
父母昨晚上所有的检测试剂,使用的药物和器材,都是朋友们在紧急状态下雪中送炭!明天,还不知会怎样?!
按照许多专业人士模型分析,
自年12月以来,中国已经有近4亿人被感染,占全国人总人数将近三分之一。
▎图/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医院门急诊大楼里,前来就诊的感染者。
感染海啸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并且重症比我们预期的多?
1.国人缺乏足够的免疫力
评估新冠病*的*力,不仅仅看病*本身的致病性,还要看人群免疫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人群免疫力属于较低的水平。严格来说,中国尚未经历全国性的第一波。而在欧美和新加坡等地区,人群通过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获得了较高的免疫屏障。那怕是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自然感染,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群体免疫。所以即便是同一个奥密克戎突变株,在别的国家与地区已经较“温和”,但在刚刚面临第一波感染潮的中国,依然具有相当的“杀伤力”。
疫苗被普遍认为能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而在中国,年疫苗的接种率,尤其是加强针,并未明显加强。许多人距离接种最后一针疫苗已经过去了近一年,这意味着保护力的明显衰减。
2.疫苗的有效率有待提高
香港疫情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尽管三针灭活疫苗在三个月内能够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但三个月后保护力出现大幅下降。而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灭活疫苗更显得力不从心。
3.短时期内感染基数太大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感染人群呈指数增长。加上冬季是个呼吸道感染传染病高发期(包括病*性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等),感染病*指数增长,民众腹背受敌。由于感染人群基数太大,医院,重症显得十分常见。医院的重症率占入院门诊病人的三分之一。
免疫负债:三年的封控,既保护民众不受感染的同时,但又人为地造成群体缺乏对常见病*和细菌的免疫力
根据法国的一项研究,免疫负债(immunitydebt)是由于缺乏接触常规细菌和病*造成的。三年的封控,保护了民众不受Covid-19感染,但同时又人为地造成群体缺乏对常见病*和细菌的免疫力。
在没有足够的群体免疫,民众就是温室大棚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暂时的封控是为群体免疫做准备,也是为强化医疗配套做准备。而放开是迟早的事,我们承担不起永久的封控。况且,以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我们已经到了想封也封不住的时候了。
当大棚突然被打开,不仅奥密克戎传开了,还有流感病*,细菌性肺炎…….许多民众对这一切毫无准备,包括我自己的家人,尽管我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们。
遗憾的是,我们应该去接种Covid-19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应该准备药品、呼吸机、ICU床位,但我们没有做好这些。
▎图/年12月28日,宁波某村卫生室内,医生对两位老人进行问诊。
免疫老化:海啸高峰过后,老年人仍处于危险境地
新年刚过,“阳”过后的年轻人纷纷走上街头,庆祝悲伤的年的离去;正常生活和生产的恢复正在路上。
然而,老年人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年龄大的人,即使是接种了三针灭活疫苗,他们的免疫力也极为有限,这就是所谓“免疫老化”。况且,中国80岁以上的老人,接种三针灭活疫苗的比例也只有40%左右。低于美国的近98%。
由于老年人的病情恶化和死亡通常延后一个月左右,加上春运就要来临,另一波Covid-19高峰将随着春运大*传至遥远的乡村,一个中国人口的腹地,一个缺医少药的地方。我们再不能缺乏准备。
中国是崇尚孝道和关爱老人的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高峰,我们应该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