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业质量同等重要,视力防控也要考核杭州江干区拟推出“中小学生视力防控15条”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梁建伟
通讯员马佳丽今天上午,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开了一个会,跟中小学生的近视防控有关。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对记者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不容乐观,江干区很早就想出一个方案,细化在学校教学中如何防控学生的近视。她说:“通过半年的时间,我们整理出了在教学中防控学生近视的15条,在征求意见后如果没有问题,估计不久后将推出。”在这个会上,江干区教育局局长徐晖表示,“要把降低学生近视不良率,提升到与学生的学业质量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作为一项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江干区的10所小学校长针对如何科学用眼,联合对学生和家长发起了一项倡议。在新学期,这些小学在防控学生近视上出真招、实招,推出了一些更加细化的举措。
防控近视15条,每条都很细记者翻看了江干区教育局预备推出的“中小学生防控近视的15条”举措,发现每一条都非常有针对性,就如徐晖局长所说:“防控近视要精准,哪些因素有可能导致学生近视,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15条举措分为5个方面,首先是教室环境做出了3条规定,比如室内采光,“教师课前进入教室先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并根据自然光线情况开启电灯。按照《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逐步完成普通教室灯光照明条件升级改造。”比如座位安排,“教室内设置至少2米的视力安全线,保证学生座位与多媒体保持‘安全距离’。继续做好手摇升降式课桌椅配备工作,每学期根据学生身高调整课桌椅高度。每月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等情况,调整学生座位和大组位置。”在课堂教学方面同样做出了一些规定,比如眼保健操和课中操,要眼保健操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低年段课堂率先推行活泼有趣的课中操;对多媒体的使用也有规定,“每节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且不一次性集中使用。”在课后延伸的规定上,有一条是“不得使用APP布置书面作业,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这些举措的后面几条,则是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管理,明确“将学校防控学生近视的相关情况,纳入区绿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学生视力将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指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杭州江干区的很多中小学校在学生预防近视方面,做出了更细的举措。杭州天杭教育集团校长邱曙光对记者说,学校已经把预防学生近视纳入了本学期的十项重点工作。“我们会通过考核评价来落实这项工作,以上一学期学生视力检查为基础,作为考核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内容。”他还说,学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