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见习评论员陈若松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目标才能达成。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年教育工作的40项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各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年下降0.5或1个百分点以上。
将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列为重点任务,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近年来越来越高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名儿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近视。另有眼科专家表示,过去认为近视眼的发生,一般从6-10岁开始,而现在已经提前到3-7岁。
为什么现在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如此之高,并且发生近视的年龄越来越小?
我想除了遗传因素外,手机以及越来越繁重的学业和越来越少的户外活动都是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当下中小学生竞争压力比以往更大,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多重影响下,学生学业越来越重,在学校学习一天,回到家还有写不完的作业,周末、节假日还要上辅导班,户外活动的时间被严重挤压。受此影响,孩子的视力自然会下降。
除此之外,手机也是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儿童青少年接触到手机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都是放学后,完成了作业就抱着手机看动画、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而手机不同于书本和电视,对眼睛的伤害更大,更易造成近视。
因此,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减轻学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和远离手机是关键。之前教育部出台规定,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禁止中小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等,这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孩子视力,但更重要的还是家长的配合。
首先,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尤其是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就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增加额外的学习任务。课余时间是属于孩子的,可以多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不能让孩子被各种辅导班“绑架”。
其次,对于手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玩手机,多半是受父母影响,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孩子有样学样,也跟着看,甚至索要,一旦给了一次,就会有无数次。甚至,有的家长主动把手机给孩子,因为觉得省事,不用花时间陪,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因为你的一时省心,很可能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