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惠
在外行人的眼中眼镜行业可是一个标准的暴利行业,但对于这一行的从业者来说赚钱可不容易,尽管利润很高但实际到手钱会打折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近视人群数量的不断增长,眼镜这一行的市场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中。数据显示,在年中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人,并且青少年近视率超50%,近视在我国越加的“大众化”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对于近视眼镜的市场需求也更多,不少人也从中看到了商机涌入到眼镜行业中。我国不少人对于眼镜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暴利”这两个字上面,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江苏省丹阳市,一直有着眼镜之都的美誉,每年生产的镜片达4亿多副,占全国总产量的7成以上,并且其还是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
根据了解到,通常情况下一副眼镜中,眼镜架的成本占60%左右,原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板材和金属。如果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镜架,一副的成本仅为20元,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副眼镜的成本确实不贵。
不过到了大家手中时,眼镜的价格相比于成本价翻了好几倍甚至近10倍之多,这也是很多人称这一行暴利的原因,不过商贩们的实际到手钱可没这么多。
有内行人透露表示,运营一家眼镜店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其中人工和房租占成本比重的80%-90%左右,这些成本压力就体现在了眼镜价格上面,最终从业者的实际利润并不高。
我国一些眼镜公司也朝着上市目标前进,A股眼镜上市公司博士眼镜业绩报告显示,年毛利率高达71.17%,确实是很赚钱。但算上门店租金以及人工成本后,企业的净利润却下降到了10%以下,就如上面所说的实际利润并不高。
在近日,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向创业板IPO发起冲击,其招股书也再度揭开了眼镜行业的“秘密”。那些在眼镜店中动辄卖到上千元的眼镜,企业实际能赚到多少钱
明月镜片成立于年,其重要聚焦眼镜镜片、镜片原料(树脂原料)、成镜、镜架等眼视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上面提及的博士眼镜,在年登陆创业板成为我国“国内眼镜第一股”。这两家企业还是有所不同的,博士眼镜主打眼镜连锁店。
而根据明月镜片招股书来看,镜片是明月镜片主营业主,年-年这部分的销售收入占比接近80%之多。年,每片镜片的成本6.77元,每副眼镜的成本仅有60.33元。
不难看出眼镜企业的成本并不高都在几十元左右,明月镜片招股书显示,年至年镜片业务毛利分别为2.06亿元、2.41亿元和2.47亿元,毛利占比分别高达91.44%、85.34%和82.84%。
内行人表示,实体眼镜店并不是单纯靠出售镜片与镜框获利,诸多成本加在一起后实际利润会压榨了许多,别人眼中的暴利行业,实际上利润空间并不大。
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