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医专家说健康关于近视的所有疑问,读
TUhjnbcbe - 2021/12/5 13:19:00

陈春霞


  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铜陵市卫计委第五周期眼科学科带头人、安徽医科大学及皖南医学院临床兼职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眼科学分会斜视弱视病组委员、铜陵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铜陵市医学会理事。


  擅长复杂白内障、各类抗青光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等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治疗以及儿童斜视弱视的治疗。具有扎实的眼科显微手术技术和诊治眼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能力。


  眼睛称得上是人体最精巧的部件。无论物体远近,视力好的人都能通过眼部肌肉控制晶状体的形状,将物体的像聚焦到视网膜上。近视是指眼睛调节放松时,无穷远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前,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而不是聚焦在视网膜上,于是远处的景物都模糊了。


  近视现在被认为是中国的国病,我国近视的发病率为31%~33.6%,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近视眼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国的人口质量。


  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有环境和遗传两方面。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1/5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这部分人群中发生近视的关键因素决定于其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关系并不密切。多年来,科学界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近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和过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的。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受教育程度、居住在大城市、饮食习惯及电视电脑的普及等等环境因素,使近视发病年龄更早,近视度数更高。如在游牧时期,人们多使用人眼的远视力,近视的发病率低,现代社会对视功能的需求是过多使用近视力,近视眼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除了办公一族,目前,我国学龄期少年儿童也是近距离用眼人群,孩子们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眼球壁的伸展性很大,眼肌和眼的光学部分调节能力也较强,即使将视物(如书本的字)置于眼前7~8厘米处,眼睛也可施以极度的调节而看清,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自觉或不自觉养成了近距离用眼的习惯。研究发现,近距离用眼多的人,其近视发病年龄更早,近视度数更高。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状态的发展逐渐表现得普遍化、低龄化。


  《国民健康视觉报告》当中表明,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年的时候,我们国家5岁以上的人口近视发病率将进一步增长到51%或者还要多一点。那么这个人口就将接近7个亿。这个数字很吓人,是美国现有人口的两倍。


  目前,近视人口的增加已成全球难题亚洲国家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跟同期其他国家做了比较,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只有25%,而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澳大利亚只占1.3%。相比国内中小学生62.3%的近视发病率,这个差距就是我们今后在近视防控方面努力的方向。


  分析我国中小学生近视高发的原因,主要有这么5条:

学习压力大,用眼过度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近距离作业时间过长。调查显示,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导致眼睛负担过重,中小学近视眼的发生率随学龄而逐渐增加。

电子屏幕的普及化


  电子屏幕的普及化,使青少年过多使用近视力。

不良的用眼习惯与用眼环境


  比如躺着看书,光线昏暗等。

户外活动时间少


  孩子没有阳光,不仅失去了看远的条件,而且是自然光得不到,这也是形成近视很重要的因素。

重视程度不够


  要知道,孩子近视了,绝不是多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的事情。近视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如:生活上不方便、影响外观、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带来的视功能的损害及眼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遗传机制影响下一代人的视力、影响就业及劳动收入、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增加财力的投入等。


  那么在目前大环境下,如何保护视力、如何免患近视,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重视的问题。在近视防治过程中,有一系列的认知与处理的误区影响着近视孩子的矫治,这都需要我们来了解:

Q

01

视力的高低能够说明孩子的近视状态吗?


  一天中,人体的视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常成人在不同环境下和不同的时间点视力可以调节表现出一两行的变化差别。


  青少年由于代偿能力大大超出成人,这种变化会大得多,而且每个人之间差别也很大。视力和近视度数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换句话说,视力表检查显示视力是1.0的孩子未必不是近视眼。同样,视力表检查结果是0.3的孩子未必比0.5的孩子近视程度更高。所以单独以视力检查的高低不能够判断说明孩子的近视状态,医学规范检查得出的近视度数以及眼球的眼轴长度才是近视程度的表现。

Q

02

近视了就必须戴眼镜吗?度数不深的话可以不戴眼镜吗?


  近视是屈光疾病,必须进行规范的光学矫正,规范矫正包括严格规范的医学验光、合理配镜、定期复诊等。如果近视了仍寄希望于视力改善,认为度数不深就不用严格的验光配镜矫正,其结果就是视觉质量下降、视疲劳,甚至导致儿童弱视的发生。

Q

03

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如何区分?


  近视可分为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轴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型近视。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区分很容易,只要通过充分的睫状肌麻痹(俗称散瞳),放松睫状肌痉挛,调节性近视就不显现,如果此时仍然存在近视,就是真性近视。


  如果我们忽略了假性近视,直接让孩子戴上眼镜,会导致孩子视物的疲劳,同时可能加剧孩子近视的进展。

Q

04

青少年近视检查的金标准是什么?安全吗?


  由于青少年眼屈光存在明显的调节代偿,影响了我们对其真实视力的了解,所以青少年近视检查是必须使用药物解除这一影响,使处于调节状态的睫状肌充分的放松,这就是我们平时在眼科里看到的与眼镜店不同的地方:散瞳验光。“散瞳”是俗称,医学专业上称“睫状肌麻痹验光”,它通过药物(通常方式是滴眼药水)让睫状肌麻痹,使眼的调节放松,验光得出的度数就更准确。由于目前所有的睫状肌麻痹药物都同时带来瞳孔散大,因此被大家熟知为“散瞳验光”。换句话说,散瞳验光的目的并非是“散大瞳孔”,而是麻痹睫状肌,使验光度数更准确!这是青少年近视检查的金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查出孩子的真实视力及近视度数。


  瞳孔放松散大时,孩子会暂时表现出脸色潮红、体温升高、怕光以及看近处很模糊的现象,很多家长为此很担心:点了药以后怎么怕光并且视力更差了?其实这是应用散瞳处理后的非常正常的表现,这些副反应都属于可控范围之内,短则几个小时,多至2-3个礼拜,经过药物代偿后这些现象会自动去除,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一般来说对孩子身体没有任何影响,长期的医疗实践证实散瞳检影是非常安全的检查方式。

Q

05

青少年近视是能够治疗还是只能够矫正?


  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放松睫状肌痉挛得到缓解,还有一些治疗措施例如近视治疗仪、近视治疗药物等,都是针对假性近视的(但目前各类近视治疗仪良莠不齐,疗效不确定,需谨慎购买)。还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自主向远方注视,对假性近视也有放松调节的作用。但临床中绝大多数近视孩子就诊偏迟,能够看到的真正的单纯假性近视孩子比例极少。绝大多数孩子一发现就处于真性近视或者混合性近视状态。


  对于青少年真性近视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有效彻底根治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目前所能做的仅仅只是尽可能地矫正,同时采取一些措施控制近视程度的快速上升。在矫正方法上可选择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手术等。

重视病理性近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患者属于病理性近视,虽然初期症状也是近视,但存在更严重的眼部病理改变,会导致较严重的眼部危害,是中青年视功能损害的主因,如果是病理性近视,一定要定期检查,监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挽救和保存有用视力。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


  注意不要歪头斜脑视物,常见有歪头看电视以及写字时握笔姿势不正确等,引起双眼的调节功能不协调,造成近视的发生。


  看近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看近导致调节功能长时间不放松,眼睛容易疲劳。所以,儿童每看近45分钟后应看远放松调节3分钟以上,幼儿园的孩子应该每看近30分钟后应看远放松调节3分钟以上


  鼓励儿童进行增加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的运动,比如打乒乓球,看远看近交替用眼,使调节功能合理的紧张和放松,缓解视力疲劳。


  饮食方面要少吃高糖食品、多食含钙食物、多食蛋白质丰富食物、多食粗粮、多食硬质食物(咀嚼被誉为另类的"眼保健操",比较适合儿童的硬质食物有:水果、胡萝卜、甘蓝、动物骨、豆类等耐嚼的硬质食品,增加咀嚼的机会)等,做到在膳食上不能挑食。


  重视户外活动,增加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是预防近视及控制近视发展的主要手段。建议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或每周累积达到10小时以上,如果没有集中的时间,可尽量增加户外暴露的频率,积少成多,同样可以起到预防效果。
  


  提醒大家,对于预防近视真正起保护作用的是户外暴露时间的长短,与是否运动没有关系!所以,户外活动时不一定非要运动的满头大汗,晒太阳、散步、眺望远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在近视全球化趋势下,理性认识近视,科学防控近视显得格外重要。愿全社会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共同呵护青少年的视觉健康,给孩子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各位网友朋友可以给我们留言,

届时,医院专家医生

选取部分留言进行一对一解答哦!

来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医专家说健康关于近视的所有疑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