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家长如何辨别孩子真假性近视?
一种情况:如果孩子的视力在0.8、0.9,同时电脑验光结果只有几十度的近视,那么假性近视的可能性更高。
另一种情况:如果孩子的视力已经到了0.2、0.3,同时电脑验光结果显示有一两百度的近视,那么孩子患真性近视的可能性极大。
判断孩子“真假性近视”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即散瞳验光。如果散瞳之后,孩子的视力恢复到1.0,那么就是假性近视。
延伸知识
为什么家长们要区分真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可以通过积极干预使双眼恢复成正常视力,而真性近视则是不可治愈不可恢复的,是外界物体成像进入到眼内,经过屈光系统识别后聚焦在视网膜前面,无法在视网膜上呈现清晰像。近视一旦发生,只能矫正和控制其发展。
假性近视并非是真正疾病的名字,它是相对于近视而言的,临床医学上的专业说法是调节性近视、功能性近视、调节痉挛等。
假性近视是儿童青少年易出现的眼睛屈光状态,常常由于用眼过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睫状肌持续收缩、过度调节,形成调节痉挛,使晶状体屈光度增加,眼球处于近视状态。
假性近视是发展为近视的前兆表现,通过积极干预,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缩短电子产品使用或近距离读写弹钢琴等时间、改善不良用眼习惯等方式,可以使视力恢复正常,不需要佩戴眼镜。但如果家长们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及时纠正儿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用眼习惯,再加上他们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因素,则很容易在短期内发展成真正的近视。
为什么真性近视不可逆?
真性近视是由于眼轴变长或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大引起的近视,眼球发生了器质性改变,这种器质性改变不能逆转,这是近视眼不可治愈的原因。
真性近视只能通过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方式进行矫正和控制,如果不及时给予合理的干预,则会进行性增长,到成年(18岁)后趋于稳定,病理性近视成年后仍会继续增长。
近视度数的不断增长,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玻璃体异常、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周边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等,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因此,当家长们听到孩子说看不清、模糊,或者看到学校视力检查在1.0以下,或者发现日常用眼行为出现眯眼视物、频繁眨眼揉眼、贴得很近视物、经过休息后又恢复清晰等情况时,不要急于给孩子配眼镜,一医院进行散瞳检查,辨别“真假性近视”,根据不同结果采取对应措施,有效改善视疲劳状态、预防近视的发生、及时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青少年近视、斜弱视、角膜塑形镜等方面的疑问,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