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的娃在幼儿园体检时候,眼睛度数测试出来:一个0.4,一个0.5;全班垫底,被老师约谈复查。
孩子眼睛可不是小事,轻视不得。
她请了三天假,医院,带着娃硬医院,累丢了半条命不说,越到后来心越慌。
三个检查结果都不大一样,但一致的意见是需要先散瞳,再判断是否需要矫正。
说实话要是没有这方面的常识,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能是瞎着急。
所以这里就为家长们普及一下远视储备,孩子近视的相关知识,好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真碰上这种事情了,也可以做到遇事不慌。
、什么是远视储备?朋友最担心的是孩子近视,但医生却告诉她孩子现在远视储备不够。
她不明白。
其实孩子的视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生理性远视,正视和近视三个阶段。
也就是说,孩子从出生开始,他就是个“远视患者”,低龄的孩子双眼一直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发展,远视的度数慢慢降低。
根据医学研究:
3-4岁左右:正常会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7-8岁左右:远视储备逐渐降低,慢慢发展为正视,也就是正常视力值。
8-10岁左右:远视储备下降为50度,这个阶段如果没有保护好视力,就会发展为近视。
可以说,远视储备是保护孩子不患上近视的“神器”。
而远视储备是天生的,后期无法增加,还会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迅速降低,比如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总是近视距看东西,缺乏室外活动等等。
所以,如果医生说孩子远视储备不够,也就是说患上近视的几率相对较大,后天更需要注意保护。
、散瞳有什么危害?朋友家的娃最终还是接受了散瞳,常规慢散,滴散瞳眼药水,每天三次,为时一周。
为什么要散瞳?
因为孩子医生要通过验光才能确认孩子眼睛的实际度数,是否有散光和屈光不正等症状,再判断是否需要矫正。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肌是可以起到一个调节作用的,散瞳就是通过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失去调节作用,从而获得最正确的验光结果。
要说散瞳的危害,短时间是有的。
孩子散瞳后,会有畏光的反应,不敢见强光。
还有,因为睫状肌一直处于松弛的状态,所以视力会模糊,看远看的清,看近看不清,所以对看书,画画,写作业这些都会有影响。
所以,散瞳期间要尽量减少外出,出门给孩子戴好眼镜和帽子,避免强光直射,减少阅读等需要近距离用眼的活动。
不过,只要散瞳的操作正确,这些症状都会在三周以后自行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大可放心。
、矫正能治愈近视吗?难过的是,不能。
给孩子配戴矫正眼镜,主要是为了能看清东西,不然他们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更关键的是,如果长时间看不清,孩子会形成眯眼看,靠近看的习惯,容易引发眼疲劳和弱视。
虽然不能起到治愈作用,但孩子的视力一直在发育过程中,也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一定要遵从医嘱,定期复查,适时更换眼镜。
等到18岁以后,孩子屈光发育稳定以后,可以适当选择手术或者其他治疗方式。
、怎么保护眼睛?眼睛一旦出了问题,就是一场持久战,尤其是孩子。
朋友现在最后悔的是,没有早一点带孩子去做一次眼科常规检查,这样也许就不用走这些弯路。
很多人疑惑的是,到底孩子视力多少算正常?
根据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年):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最低标准)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下限为0.7。
如果在检查中孩子的视力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应该及时检查,及时保护。
孩子每天都要用眼,所以相对于治疗,日常保护才更重要!
第一,近视距活动要控制,坚持20-20-20原则。
用眼20分钟,看远处20分钟,休息20分钟,看电子产品或者看书都适用。
第二,增加室外大运动。
现在的孩子好多课要上,好多作业要写,特别容易用眼过度,最好每天可以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缓解眼疲劳。
多让孩子看远方,大视野能够抑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的发生。
第三,补充护眼营养素。
对于眼睛来说,叶*素是一种重要的发挥作用的抗氧化剂。向人体补充大量叶*素,有助于维护视力持久度,提高视觉反应时间,减少视觉伤害。
对于近视者来说,补充叶*素可以延缓其近视度数的增加,并且经常使用叶*素能有效防止计算机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另外,补充DHA,也能改善视力的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