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越来越多的孩子近视,眼科医生都在说的l
TUhjnbcbe - 2021/7/5 19:51:00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25.html

刚开学没多久,除了各学校门口排起了接送长龙,医院里也是“扎堆”“爆满”的状态。

一来,秋冬季感冒、咳嗽、发热的孩子特别多,前几天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流感和肺炎疫苗”的文章??:这两种疫苗,今年一定要打,这些新变化更需要提前知道。

二来,开学后,很多爸妈都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所以,眼科就诊的人数也出现激增。

说到视力保护,我之前写过很多文章:

5岁小女孩近视度!这11个近视问题,再不知道真的就晚了

天天看pad,防蓝光眼镜有用吗?真相可能会让很多人后悔...

“孩子不可以近视”,关于孩子视力的10个真相,每个爸妈都应该知道

父母近视,孩子还能摆脱近视的宿命吗?

毕竟,视力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一旦近视就不可逆了,所以一定要“重预防”!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视力保护方面的重要概念——“远视储备”。

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词,都比较陌生。确实,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会提到“远视储备”。

去年全国*协首场“委员通道”上,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教授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了“远视储备”这个概念。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医院做定期视力检查,被医生科普的。

虽然,远视储备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它对孩子的视力保护,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打算跟好好大家聊一聊。

什么是“远视储备”?

在聊“远视储备”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视力的三种状态:正视、远视、近视。

正视,是指我们看到的事物的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打在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见物体了。

远视,是指事物的光线,经过眼部屈光系统后,打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近视,和远视刚好相反,是事物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后,打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从上面三幅图中可以看到,眼轴的长度直接决定事物的光线打在视网膜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孩子的视力状况跟眼轴的发育有直接关系。

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的眼轴长度为22-24mm。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的眼轴较短,平均长度只有16-17.3mm,所以,会具有“生理性远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孩子的“生理性远视眼”会逐渐变成“正视眼”,这个过程一般在12岁左右完成。

我们把孩子从婴儿时期到12岁前(变成正视状态)的远视状态存量,称为“远视储备”。

一般来说,孩子的“远视储备”存量如下:

3岁之前,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3-5岁,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5-7岁,也就是学龄前,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7-11岁,有50-度的“远视储备”;

12岁,趋于正视眼。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①孩子3岁前,远视一般在度以内,如果大于这个数值,可能存在弱视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②远视储备的检查,需要散瞳验光;它的存量也是一个大概的估值,并非绝对值。

远视储备与近视的关系

前面我们说了,孩子的眼轴会随着长大而逐渐变长,到12岁左右,会从“远视眼”变为“正视眼”。

但如果孩子的“远视储备”被过早地消耗掉,那么很大程度上他就会近视。

比如,5岁的孩子平均“远视储备”值为度,有的孩子的“远视储备”却只有50度。

当眼轴随着发育逐渐变长时,他可消耗的“远视储备”非常少,眼轴就可能越过“正视”状态,直接朝“近视”奔去了。

这就好比我们在银行存了一笔钱,按计划每个月支付定额的钱,可以用5年;但如果忽然多了几笔大额支付,导致账户剩下的钱不够了,就只能用2年。

孩子的“远视储备”就像是这笔存款,如果前期过度消耗,会导致后期用无可用。

所以,“远视储备”对评估孩子是否存在近视风险,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远视储备”下降,是近视的一个早期信号。它说明有某种因素在影响着孩子的视力发育,家长需要重视。

不过,当孩子“远视储备”少于均值时,也不意味着立刻就会近视。

因为,“远视储备”虽然在12岁前会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递减速度并非绝对,存在波动和起伏。

而且,孩子是否会近视,也与眼球整体的发育状况有关,是由眼轴长度和眼的屈折力共同决定的,需要医生做综合判断。

为什么“远视储备”会被额外消耗?

大家知道,近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二:遗传和用眼疲劳。

其中,孩子过度用眼、眼部疲劳,也是造成“远视储备”额外消耗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用眼过度的情况非常普遍。

从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普查数据,幼儿园(6岁组)的近视率高达14.5%。这个数据还没有算上远视储备不足、上小学会出现近视的孩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跟孩子们的“课业压力”不无关系。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除了幼儿园上学,剩下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被各种兴趣班侵占了。

很多兴趣班,比如钢琴、绘画、编程,以及语数外各种网课,都加剧了孩子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频次。

医院的眼科主任李世莲就曾公开表示:

画画和练琴都属于近距离用眼,需要不断调整眼部睫状肌来对准焦距,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劳、诱发近视。

再加上孩子们沉溺于屏幕、宅在家里,户外运动时间太少,这些都会导致眼睛得不到休息、用眼负担重。

如何让“远视储备”留存的更久一些?

想要“远视储备”不过早地被消耗殆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用眼好习惯的培养。

很多方式方法,和预防近视的措施是一致的。具体来说,包括几个方面:

1.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想要呵护远视储备、预防近视,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率:

当孩子每周户外活动达到14小时以上时,就算父母近视,孩子仍不容易近视。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将12所学校的孩子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他们的视力情况追踪了3年,结果发现:

干预组的孩子3年的近视累积发病率是30.4%,对照组是39.5%,相差了9%。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干预组的孩子,每天增加了40分钟的户外活动。

这是因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接受的光线强度大,而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能够保护眼轴不会变得过长,也就从根源上防止了近视发生。

对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比如羽毛球、乒乓球就是锻炼孩子视力的好运动,还能帮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当然,如果孩子没法出门,可以好好利用家里的阳台/露台。

让孩子看书、画画、练琴一段时间后,让他去阳台晒晒太阳、眺望一会远方,让眼睛休息一会。

2.根据年龄,控制屏幕时间

电子产品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我们不要谈“电子产品”色变。但为了避免用眼疲劳,还是要根据建议,科学合理地控制孩子屏幕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起点是1岁半。

18个月以下的孩子,禁止接触电子屏幕,因为这会影响到婴儿大脑的发育、阻碍健康亲子关系的建立;但可以和亲人视频聊天;

2-5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视情况而定。但应让孩子优先将电子产品用于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娱乐。电子产品,绝对不能取代健康活动,尤其不能挤占睡眠、社交和运动的时间。

我国年出台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建议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3.养成用眼好习惯

遵循20-20-20休息原则:每隔20分钟,向20英尺(6米)外,看20秒;

引导孩子不在移动环境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比如,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

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使用安全合格的光源,保证光源无频闪。

此外,还要让孩子注意睡眠和饮食习惯。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

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4.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视力到4岁左右才能达到正常标准,之后还会不断发展,直到12岁才稳定。

所以,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在下面几个阶段带孩子接受眼部筛查:

新生儿期:让医生出院前为孩子进行眼部检查,主要排除是否存在眼部缺陷、白内障或者先天性青光眼。

6个月:检查孩子眼球运动是否一致,头眼是否协调,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

3岁以后:建议每年都带孩子的视力进行筛查,查一查角膜曲率、眼轴、眼底的情况,建一个视觉发育档案。

当孩子出现“远视储备”不足情况时,建议半年复查一次,做好近视预防工作。

近视一旦出现,就是不可逆的,只能矫正、无法治愈。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免受“戴眼镜”的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

除了常规的预防手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来越多的孩子近视,眼科医生都在说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