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视力不良,最常见的有五种:第一种是近视、第二种是远视、第三种是斜视、第四种是弱视、第五种是散光。至于说它的成因,站在中医理论来讲,这就是要根据他的本质,其中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是先天因素、一个是后天环境,第三个用眼习惯。由此看出,除先天因素外,后天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占主要因素。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认为:造成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就是视疲劳!孩子由于用眼过度,眼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障碍,使眼睛的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睫状肌长期疲劳,弹性降低,晶状体变形,是形成近视的根本原因。
年4月是我国第33个爱国卫生月,去年4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编写了《爱健康讲卫生问与答》一书中,从卫生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将大众最关心的用眼健康卫生知识,明确了青少年应如何健康用眼。让清新视力与家长一起联手,将视力不良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
(一)充足的睡眠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心境平和,不要开着电视入睡。(2)维持舒适的睡眠环境。例如保持卧室温、湿度适宜,能够有效隔绝噪声,悬挂遮光效果好的窗帘,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高度适宜的枕头,保持床单、被套的清洁卫生等。(3)晚餐七分饱为宜。睡前禁喝茶、可乐、咖啡等。为避免起夜,晚餐后少喝水及饮料。睡前2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大脑兴奋。(4)不可佩戴隐形眼镜及金属物品睡觉。
(二)阅读与书写卫生
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确保双眼与书本距离大于30厘米;
连续看书写字超过30~40分钟后,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
不要在光线暗弱及直射阳光下看书,不卧床、窝沙发看书;
保持“三个一”即“一拳一尺一寸”读写姿势:身体距离书桌一拳,眼睛距离书桌一尺,食指距离笔尖一寸。
(三)视屏卫生和时间要求
视屏行为包括看电视、使用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长时间视屏会造成一系列健康危害,如眼部不适(症状包括眼痛、红眼、流眼泪、干眼或眼有沙粒感、视物模糊等)、增加近视、超重与肥胖的风险、影响睡眠、损害颈椎等。因此,中小学生需要正确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并严格限制每日视屏时间:
电视、电脑摆放位置要合适,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以免反射光刺激眼睛;
保持“亚历山大”坐姿,调整电视高度和距离;
光线不足时或夜晚顶灯要打开;
电视摆放高度与儿童青少年坐着看电视的视线平齐,看电视的距离可远于电视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5倍;
观看电视或其他视频节目时,鼓励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看,结合节目内容适时交流,增进亲子互动,启发孩子思维。
在这里,清新君也一直在与所有家长沟通,保持良好坐姿是保护视力最重要的行为标准,要让孩子们形成自主意识,主动自觉的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才是清新视力和家长始终贯彻如一的策略。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