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线上学习期间,如何预防孩子近视
TUhjnbcbe - 2021/4/1 3:22:00

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

线上学习期间,如何预防孩子近视呢?1电子产品选择和摆放要求

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做到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01电子产品的选择。

(1)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2)应选择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电子产品。

(3)使用电子产品时,调节亮度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02电子产品的摆放。

(1)电子产品摆放位置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

(2)使用投影仪时,观看距离应在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

(3)电子产品(如电脑)摆放时,应保证其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

2读写姿势

线上学习期间,儿童青少年应及时调整假期学习安排,做到以下读写要求。

1观看屏幕听课时,可保持肩部放松,上背部扩展,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腕放松,规则地呼吸。2观看视屏写作业时,读写姿势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约30厘米),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3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视屏学习。3眼放松

线上学习期间,增加活动性休息时间不仅可以放松睫状肌、减缓眼疲劳,还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紧张情绪。

1连续视屏学习时间超过20-30分钟,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2视屏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放松眼睛。3线上学习之余伸展腰臂,可在室内走动、做体操、下蹲运动、仰卧起坐等;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立于窗前、阳台或门前,向远处(6米以上)眺望。4居家隔离期间可通过阳台、窗边或自家庭院“目”浴阳光,接触自然光线。4采光与照明要求

疫情期间,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采光和照明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用眼卫生至关重要。

1将书桌摆放在窗户旁,使书桌长轴与窗户垂直,白天看书写字时自然光线应该从写字手的对侧射入。2若白天看书写字时光线不足,可在书桌上摆放台灯辅助照明,放置位置为写字手的对侧前方。3晚上看书写字时,要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并正确放置台灯。4家庭照明光源应采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设备,台灯色温不宜超过K。5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用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眼睛不受眩光影响。6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5家庭课桌椅调整

为确保儿童青少年在家能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学习疲劳,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宜的课桌椅。

1对于有可调式课桌椅的家庭,根据“坐于椅子/凳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的原则,调节桌椅高度。2对于没有可调式课桌椅的家庭,根据上述原则加以调整。若桌子过高,则尽可能使用高一点的椅子,并在脚下垫一脚垫,使脚能平放在脚垫上,大腿与小腿垂直。桌子或椅子过矮时,将桌子或椅子垫高。6合理安排每日生活

疫情期间家庭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家长帮助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保证孩子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体力活动适量。

1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2居家学习时,应避免形成晚睡晚起等不良习惯,以减少对生物钟的干扰。3家长应督促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多开展互动性趣味游戏,增进亲子交流。4儿童青少年每日协助家长做适量的家务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碗、做饭等。5家长可安排孩子在小区内进行户外活动,开展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活动。7注意手卫生和眼健康

保持手卫生习惯是保证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勤洗双手可防范病*细菌感染,有效预防眼部感染性疾病。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采用“7步洗手法”并保证20秒以上的时间。2不用手揉眼睛。

 

3如果眼睛出现干涩、异物感、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行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医院就诊。4发现儿童歪头视物、频繁眯眼和挤眼等与近视相关症状时,应适时休息和运动,医院就诊。

在冬天里,因为防寒保暖的需要,家长们给孩子穿上了厚重的保暖衣物,减少了外出,为了补充热卡,选择一些高糖高热卡的饮食。

有的家长发现,在冬季,孩子们的身高的生长速度变慢了,身高进入了“冬眠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

01

缺乏运动

天气寒冷,家长给孩子过度保暖,导致孩子活动受限,运动量减少,新陈代谢变得缓慢,身高的增长相对变缓。

02

过度饮食

在寒冷状态下,热卡消耗较多,容易产生饥饿感,对热卡过高的食物,如:甜食、饮料、油炸食品、火锅等摄入过多,或孩子们平时饮食结构不合理,易引起肥胖,而在肥胖的状态下阻碍了身高的增长,长期肥胖还会导致骨龄提前,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03

日照不足

因为冬季雨雪天气多等原因,所以每年冬季是全年日照最少的季节,更是儿童体内血清维生素D合成水平最低的时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生长变缓,身高增长受影响。

04

频繁生病

冬季天气寒冷多变,也是病*最为活跃的季节,因此冬季成为孩子冬季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在疾病的影响下,孩子的身高增长也变慢了。

解决办法

这是否就意味着

宝宝在冬季就很难再长高了?

其实,冬季宝宝仍有不少长高的机会,

今天我们就给家长们介绍几个“秘籍”!

秘籍.1

保证乳制品和优质蛋白摄入

对于婴幼儿宝宝来说,保证每日乳制品的摄入量至关重要。宝宝在生长发育期间如果缺少奶制品,很难得到足够多的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维生素D也有缺乏的风险,长高速度变慢也更容易出现。所以,幼儿营养专家建议,想长高的宝宝还是坚持每天“早一杯、晚一杯”地喝牛奶。添加辅食后的孩子,更要注意营养均衡,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较大,要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牛肉、鱼虾肉、鸡蛋、乳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秘籍.2

适当补充维生素D

在阳光不充足的冬季建议每日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为骨骼生长提供能量。但需要注意不同年龄的维生素D的推荐补充剂量不同。0-1岁建议补充-U/天,1-18岁建议补充-U/天,但是对于早产儿、双胞胎、生长发育过快或青春发育期儿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胃肠道吸收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病等患儿都需要强化补充维生素D。

秘籍3

多做运动锻炼

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的血液供应,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增加骨细胞的增值,进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在运动期间还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来促进生长,所以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别忘了带孩子多锻炼哦。

秘籍.4

睡眠充足很关键

专家表示,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促使孩子长高的重要“动力”因素,而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增多,白天清醒时分泌减少。所以保证孩子每天晚上尽早入睡,同时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可以使孩子长得更高。

秘籍.5

增强免疫力

孩子增强免疫力可以避免在冬季减少生病的几率,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增加营养,积极锻炼来改善,在冬季疾病流行期间,比如“流感”时,必要时可以考虑接种疫苗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家长也不要为孩子的

身高过度焦虑哦,

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线上学习期间,如何预防孩子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