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
近视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主体,约占98%;而学生近视眼中,绝大部分是单纯性近视眼,约占97.8%,病理性近视眼仅占2.2%。而单纯性近视眼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还是不良的视觉环境及行为。
那么在护眼的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我们又应该如何保护视力?
接着往下看
02
这些保护视力的方法是错的!
1.保护视力就该常滴眼药水或护眼液
眼药水是眼科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剂型,对于许多眼病,眼药水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疗作用。然而,许多人没有眼病也习惯点眼药水,或者眼部不适、不经医生诊断就随便点眼药水,这都错误的。
使用眼药水要遵医嘱,护眼液对缓解眼疲劳虽有一定作用,但不等于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因为有很多视力减退的情况是由其他眼病造成的,如果判断不准,一味使用护眼液或眼药水,反而会使眼病进一步恶化。
2.视力不好,就一定要戴眼镜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近视或视力不好的孩子都需要配眼镜。首先近视有真假之分,真性近视必须戴镜矫治、定期复查,以稳步提高视力和控制近视度数加深;但假性近视多是用眼过度或视疲劳引起,一般不需要戴眼镜治疗。
如果小朋友出现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经常干涩、经常揉眼、眯眼、凑近视物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医院检查眼睛,如果确诊为近视,要科学验光配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减缓近视进展。
3.眼睛做检查时,能不散瞳就不散瞳,因为有副作用
散瞳(睫状肌麻痹)是检查青少年眼睛屈光状态的重要检查步骤之一,散瞳一般是为了其后的检查做准备;散瞳验光就是将专用的睫状肌麻痹眼药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达到最放松状态,然后再进行验光,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
虽然散瞳本身不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但散瞳后可能会有暂时性畏光及视近物模糊现象(眼睛恢复正常的时间需要视不同的散瞳方式而定),所以散瞳后要避免强光刺激,室外阳光下要戴帽子或墨镜避光;还要避免近距离用眼,避免看电视、电脑和手机;极个别儿童散瞳后如有颜面潮红、口渴、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幻视、兴奋等症状,应立即停药或咨询眼科医生。
4.戴眼镜虽然能提高视力,但眼镜戴久了会造成眼睛“凸出”
有些近视的青少年取下眼镜后,的确眼球会比正常要凸出一些,但眼球凸出并不是因为长期戴眼镜的关系,而是和近视眼的眼轴增长有关。
除了近视眼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眼部疾病也会引起眼球凸出。这需要家长平时对孩子细心观察,如果发现孩子的视力变化或其他异常现象,要医院或视光门诊就医诊治。
03
护眼建议收好
1.对小朋友来说,要做到:
(1)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做操时注意力集中,闭眼,认真、正确地按揉穴位等,以感觉到酸胀为度。
(2)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读写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日间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
保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积极参加近视筛查活动,建立属于自己的视力健康档案。
2.对于家长来说,要做到:
(1)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2)设定明确规则,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积极选择替代性活动,如游戏、运动和户外活动等,减少视屏时间。
(3)定期调整书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
·THEEND·
图文:鲁国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春节的序幕已经正式拉开,全国各族人民都洋溢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辛勤拼搏了一年,是该好好享受一下节日带来的欢乐。回想年新春,大家都躲在家里和新冠疫情作斗争。如今,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值得庆祝一番。
不过,庆幸之余还有青少年近视这一难题困扰着数以亿计的人们。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大学生为90%。这么高的近视率,着实吓人一跳。那么,春节期间该如何做好孩子的近视防控呢?
  近视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关系密切。春节期间,孩子外出活动少,还会无节制使用电子产品,这无疑会导致近视的发生或者近视加深。如何合理用眼,保护好视力?这些好习惯一定要帮孩子养成:
1、加强户外运动
  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长的孩子,更不容易近视。孩子最好每天能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眼科专家认为室内外有区别,在户外充足的自然光线照射下,瞳孔会变小,使成像更清晰;在户外运动时,眼睛更喜欢“远距离”和“追逐视”,焦点来回切换,眼球的调节作用更好。此外,户外的光照强度会激发人体多巴胺分泌,而多巴胺会对近视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2、规范读写姿势
  在孩子养成读写习惯的时期,家长要经常留意孩子的用眼行为,时刻提醒孩子保持规范的读写姿势,即眼睛与书本距离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为一寸,不要弯腰驼背,不能在光线较强或较暗的地方读书写字。许多孩子喜欢躺着、趴着看书,这样的姿势虽然暂时比较舒服随意,但是由于光线环境不稳定、眼球承受一定的负担,对视力却有长期的损害。
3、鼓励劳逸结合
  努力学习是好事,但人类的大脑和眼睛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高强度的用眼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供血不足和新陈代谢失衡等。不论学业有多么繁重,家长都要经常
  有医院专家表示,绝大多数因视力、骨骼发育等问题来就诊的孩子都存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电子产品的屏幕画面丰富多彩且不断变化,长时间注视对视力有极大损害。孩子在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缺少自觉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意识,需要家长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每天使用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让眼睛休息放松10分钟。
5、保障睡眠和营养
  在成长阶段的孩子缺乏睡眠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在孩子面临一定课业压力的情况下,睡眠质量要得到充分保障,让孩子的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不要打疲劳战。避免孩子视力受损还需补充一定的营养,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营养不均衡也会影响眼球的发育,造成视力下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为孩子搭配合理的饮食,多吃鸡蛋、动物内脏、胡萝卜、玉米、菠菜等对眼部健康有利的食物。
推荐阅读:
哺光仪VS角膜塑形镜,谁将更胜一筹?
高度近视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必须要经历3个阶段!
人民日报:医院魏文斌教授建议走到户外,预防近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