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常见的视力近视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TUhjnbcbe - 2021/2/14 5:30:00

近视的形成

除了先天近视,大部分近视眼是由于长期用眼看近,导致睫状肌长期挤压晶状体,导致晶状体长期在处于向外突出的状态,眼球为了适应这种状况,边缘也长期受挤压这样眼轴也就慢慢被拉长了,而眼轴的拉长也使得原本可以落到视网膜的物像,渐渐的模糊起来。

远视的形成

大部分远视都属于轴性远视,轴性远视是眼轴相对于正视眼要短一些,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从眼轴的长短来看几乎都是远视,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之后,随着婴儿身体的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眼睛由于各方面原因而产生发育迟缓就会出现“远视眼”。

散光的形成

规则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异态变化所致,还可能存在晶状体散光。也有些后天引起的散光,比如眼睑长针眼或粟粒肿,长期用眼姿势不良(如经常眯眼、揉眼、躺着看书等等),这样眼皮压迫角膜也会使角膜弧度改变,发生散光并使散光度数增加,另外,一些眼科手术(如白内障及角膜手术)也可能改变散光的度数及轴度。

斜视的形成

眼外肌的作用主要用来控制眼球的左右上下移动,正常情况下通过眼外肌的协同运动,人的双眼能够同时注视单一目标,并最终在大脑视中枢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象。但当某一条眼外肌处于痉挛状态就会出现斜视,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引起双眼视轴分离导致的病变,简单说就是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最主要的危害是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比如看东西就有明显的重影。

弱视的形成

一般来说,儿童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在视觉系统发育的过程中,有一个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的阶段,称为敏感期,为0~12岁,其中0~3岁称之为关键期。若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视网膜的*斑部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就会导致弱视的发生。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斜视、屈光不正或屈光间质混浊。少数也可由先天性因素所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见的视力近视问题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