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书院课堂十丨眼睛说为啥我越来越打不过
TUhjnbcbe - 2021/1/25 19:10:00
?该音频已在喜马拉雅发布,可搜索“掌上扁圣”账号收听扁圣书院的各位听友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又到了我们两周一次的《扁圣书院·健康课堂》时间。今年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宅居的几个月中,很多孩子的视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复学后不少家长向我咨询近视能否中医治疗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听懂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第七讲:眼睛说:为啥我越来越打不过近视了?——听懂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⑦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个现象:01为啥当前“小眼镜”越来越多?古代人虽然也近视,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视发病率比较少。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古代读书识字的人少,近视患病的基数本来就小;其次古人没有手机、电脑,蜡烛又比较贵,所以大部分人入夜就睡,用眼习惯好。从中医角度上早睡还有助于肝脏回血,养肝明目;第三呢古人写字用毛笔,眼、笔、字的距离很健康,而且每个字都是固定大小。这和我们从小教育孩子“眼离笔尖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比较异曲同工;第四古人经常在野外活动,有利于眼部肌肉的张弛。古人要骑马,骑马的颠簸,能够忽远忽近的锻炼用眼,还有射箭也是要远近交替用眼,同样对眼部肌肉的锻炼有很大的帮助。综上所述,古人有很多锻炼视力的用眼习惯,所以视力损害较小。他们得近视眼的主要成因,是经年累月读书造成的积劳成疾。比如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曾有史书记载他“貌寝短视”,意思就是长的不帅还近视。堪称劳模帝王的雍正,在朝13年,批阅奏折的字数几乎达到万字,最终因为日理万机患上了近视。通过参照古人的习惯,我们就不难发现,虽然现在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学习桌,有各种护眼灯,有合理搭配的膳食,还有鱼肝油等保护视力的定向营养品,但近视发病率却越来越高,年龄也越来越低,根本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不外乎户外活动减少和用眼频率过高。尤其是电脑、Ipad、手机等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更是青少年视力损伤的罪魁祸首。根据我搜索的数据:世界近视眼目前的平均发病率为22%,我国为35%,其中中小学生群体预估超过1亿人。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趋势。从现代科学角度上分析,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一是屏幕小、字体小,孩子眼睛会与屏幕贴得相当近,这就需要睫状肌高度收缩,增大调节幅度,很容易出现视力疲劳,长此以往不仅能诱发近视,还会造成弱视或斜视;二是电子屏幕画面跳跃,会让眼睛的睫状肌频繁运动,高度紧张,进而导致晶状体过度屈曲,这也是坐在颠簸的车上或行走时,玩游戏、看视频,对眼睛伤害特别大的原因;三是屏幕色调太亮、太刺眼,会增加眼睛工作的强度。对孩子视网膜也是一个非常强的刺激,很容易导致视网膜与*斑区的损伤及病变;四是过于专注地盯着屏幕,会使眨眼频率显著减少。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眨眼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但在看电脑、手机,特别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玩游戏时,眨眼次数可减少到2-3次。别小瞧眨眼这个小动作,它可以有效防止泪水蒸发过多、泪膜破裂过快,眨眼次数过少,眼睛表面就得不到湿润、保护,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眼干、眼涩等症状。接下来,我们从中医的角度上详细解释,近视是个什么东西:02近视的中医原理是什么“近视”这个病名,在清朝*庭镜所撰的《目经大成》中最早确切提出。从中医角度看来,“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近视则是“目失所养致使玄府受损而神光不能发越于远处”。怎么理解呢?眼睛就好比是灯泡,之所以能够看见万物,明察秋毫,辨别形状,区分色彩,是靠五脏六腑来充电的,这个电流就是五脏六腑的精华。脏腑的精华越充盈,电流越强,眼睛的光彩就越足。反过来推理,眼睛神采充盈的人,脏腑的状态也必定是健康的。我们形容一个人健康状态良好时,往往会用到“炯炯有神”这个词语,就是这个道理。虽然五脏六腑都能影响眼睛,但细分起来,它们对视力的主宰地位还是有主有次的。按照古人的分析,眼睑在脏属脾,眼白对应于肺,黑睛属肝,瞳孔属肾。眼睛视物的最关键点是黑睛与瞳孔,所以在脏腑之中,肝和肾的健康状态对视力影响尤其重要。经常有家长会问:诶,为啥别人家的孩子天天躺着看书眼好好的,我家孩子已经够注意用眼卫生了,还是早早就近视了呢?这其实就是孩子先天的肝肾亏虚,电力不足,眼睛这双灯泡得不到充足的电流量,本来亮度就不够,稍微用用就更暗淡了。从中医角度看,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属火,眼睛在火的长时间炙烤下,比看纸质书籍更容易耗血伤肝,所以对视力更是损你没商量。近视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二者的区别,从现代医学的评判标准上,是眼睛轴长是否发生了改变。一般到了真性近视阶段,是没有办法逆转的。这就像一棵植物短暂性缺水肥滋养时,会出现*枯落叶,但通过及时的补水追肥,还有可能把它挽救回来。但当缺水时间太久,植物已经枯死,发生了质变,再亡羊补牢也是为时已晚。所以我们接下来讲的,就是在真性近视发生之前采取的“补水追肥”法。03中医治近视有哪些靠谱方法?当前临床中号称“治近视”的方法有很多,针灸、艾灸、贴敷、熏蒸、按摩、汤药等等,原理不外乎是借助热量、手法、中药等外力,疏通眼睛周围的气血经络,让脏腑精华能够有效地浇灌到眼睛当中。只要掌握正确的穴位和力度,一般都能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时间周期会比较长。这里推荐山东中医药大学于娟教授首创的“四明穴”推拿法。扁圣书院中医少年班的孩子们有些听过于娟老师的授课,体验过穴位治疗的神奇。四明穴分别是指上明穴、睛明穴、翳明穴和光明穴。上明穴位于眉弓中点,在眶上缘下,主治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等;睛明穴位于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主治近视、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目翳;翳明穴位于耳垂根后约1寸的位置;光明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主治目痛、夜盲、目视不明。这四个穴位经常按揉,可以疏通头、颈、项、前胸、后背、眼部经络,充分调动全身气血流通,改善头项尤其是眼部的气血供应,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周肌肉的痉挛状态及眼周神经水肿,消除视疲劳,提高及恢复视力。当然,如果想要科学的近视治疗或者更适合个体的推拿手法,除了这四大穴位,还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中医辨证后,配合眼周、头部局部穴位及四肢相关穴位共同作用,更好的改善孩子近视的症状。再给大家介绍两个更加简便的保健方法:“转眼法”和“熨眼法”。“转眼法”可以让孩子随便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眼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顺时针转9圈,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这样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让眼睛灵活自如,炯炯有神。“熨眼法”则是让孩子快速相互摩擦两掌,然后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地拿开放松,闭上双眼,然后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面这些方法对假性近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如果是先天性近视,见到效果更加困难。所以近视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与加强良好用眼习惯,来让孩子的视力损伤少一点,再少一点。04怎样让孩子视力损伤更少一点?当前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孩子们课业繁重,用眼量大,电子产品充斥泛滥,那么家长能够实行并且有效的保护视力方法,我总结有如下三点:培养孩子的良好用眼习惯、掌握简便的视力保健方法、督促进行足够的户外活动。良好的用眼习惯,包括坐姿不要东倒西歪,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单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不超过20分钟;确保孩子在充足光照的环境下用眼;不在重大疾病期间或发高烧时大量近距离用眼;儿童不要过早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3-6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最好控制在15分钟到20分钟以内。简便的视力保健方法,推荐上面提到的“四明穴”推拿法,以及“转眼法”、“熨眼法”。家长们可以任选自己方便操作的,坚持为贵。足够的户外活动这一项,对当前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现在的孩子多住在楼上,与田野自然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多观看绿色植物。经统计,对视力比较好的四种运动,分别是羽毛球、乒乓球、放风筝、登山。因为来回飞舞的球能够调动眼睛睫状肌不断收缩扩张,是对眼睛的一种“健身”。风筝则是完美地帮助孩子在快乐玩耍中,实现“向远处眺望”。而登山则能够让孩子一边看脚下的路,一边欣赏远处的风景。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远近交替,并且漫山遍野的绿色是眼睛最爱。这里要多说两句题外话,引导孩子走进自然、贴近自然,不仅能让孩子自觉放下手机,有助于视力恢复,还能够启迪孩子的智慧。大家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老子、孔子、扁鹊等等圣人多出在上古时期,《易经》、《道德经》等经典思想精髓也都形成在上古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人与天地自然对话比较多,他们以宇宙自然为老师,所以获得的智慧层次比较高级。而后人则是以前人为师,到了现代被一些垃圾信息干扰试听,更是阻断了与自然沟通的渠道。所以我们现在倡导走进自然,鼓励家长带孩子到户外多走一走,看一看,不光是对缓解疲劳,提高视力有帮助,一旦激发出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建立与自然沟通的桥梁,孩子就能发掘和展现无穷的潜力。我们《扁圣书院·中医少年班》近年来一直在不懈地鼓励孩子探索自然,今年夏令营中药采风就是孩子与自然的一个纽带,感兴趣的听友们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院课堂十丨眼睛说为啥我越来越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