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已形成5000平方公里陆地,渤海面积疯狂
TUhjnbcbe - 2025/7/26 17:15:00

谈到沿海省份,人们常想到的有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地,然而经常被遗忘的还有一个沿海省份——河北。河北虽是环渤海地区的一部分,却因为其相对较短的海岸线而不太为人所注意,其海岸线总长仅为公里,仅是山东的1/7,广东的1/9。

此外,河北的沿海城市名气不大,除了秦皇岛外,唐山和沧州较为默默无闻,尤其是沧州,很难让人联想到海洋。

关于河北的沿海城市

事实上,沧州的主要城区并未直接临海,与海的直线距离超过六十公里,驾车前往也需近一小时。尽管如此,沧州的名字来源于“沧海之州”,意为海边的州县,南北朝时期设立沧州,取此名却不靠海,显得有些讽刺。

实际上,在很早以前,沧州可能离海非常近,但由于海岸线的不断后退,沧州逐渐与海远离。沧州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大的铁狮子,建于公元年,相传是为了镇压海啸和水灾而铸造的。

沧州曾是近海城市,千年时间变成了内陆城市,这是典型的陆地进海的现象,这也说明了渤海一直在逐渐缩小的事实。

另一个例子是东营,多年前齐国时期,东营地区还是海洋。随着海岸线的后退,陆地显现,建国初期,当地在东营村发现石油,因此东营逐渐发展成城市,并在年正式建立东营市。

这同样反映了渤海持续缩小的事实。那么,渤海缩小的速度有多快呢?

数据表明,20世纪40年代渤海的面积为.83平方公里,到年缩减至.97平方公里,70年间渤海缩小了.8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因此增加,相当于一个上海市的面积。

关于20世纪以来渤海面积的变化

按照这种速度,大约需要13.8个70年周期,也就是年,渤海可能会被完全填平。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因为渤海中心的海水较深,填平的速度可能会减慢,但预计在多年后渤海可能会被填平。

关于渤海湾海岸线的变化

那么,造成渤海不断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最主要的因素是河流的作用,特别是黄河。

流入渤海的河流包括辽河、滦河、海河和黄河,这些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到海口,形成了新的陆地。辽河入海口位于锦州、营口、盘锦一带的辽东湾,滦河在唐山一带入海,海河在天津沧州一带入海,黄河则在东营的莱州湾入海。相比其他三条河流,黄河的造陆作用最为显著。

关于流入渤海的河流水系

原因在于黄河的高含沙量,高峰期黄河的输沙量达到16亿吨,这一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实际上,早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是很高,但从唐宋时期开始,随着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环境恶化,黄河的含沙量大增,造陆作用明显加快,在元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但在这期间,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黄河南流的改道。

黄河改道的历史图示

公元年,南宋时期由杜充主导,黄河被引向南流,直到年才重新流向渤海,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多年的改道,现在的渤海湾、莱州湾可能已经被填平。

当然,渤海因此而得以保留,而江苏地区的陆地在这年间增加,海岸线向东推进了数十公里,今天在江苏省的东海岸地图上,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凸起,那是老黄河的入海口。

自年黄河重新改道入渤海后,渤海又开始了大规模的退缩历史。

除了河流造陆外,人工围垦、水产养殖、建设晒盐场和转换为建筑用地等,都是人类为了经济利益主动向渤海索地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问,将渤海完全填平,转化为陆地有何不妥?这确实可以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但这需要考虑增加的陆地带来的收益是否能够抵消相应的成本。

例如,环境变化方面,一旦渤海变成陆地,将失去海水的气候调节作用,北方可能变得更加干旱,内蒙古地区的沙线可能会东移,农作物产量减少。

此外,一旦填平,北方的港口数量将大幅减少。从地图上看,目前渤海的海岸线很长,周围有营口、锦州、葫芦岛、唐山、天津、黄骅、潍坊等多个港口,填平后海岸线将大幅缩短,港口数量急剧减少,这将对沿岸各市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

此外,渤海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和海盐产地,一旦填平,相关的渔业和盐业将遭受重大损失。

从国土角度考虑,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本就属于我国专有,增加的陆地对应减少的内海面积,其实是一种互换,填海的实际效益并不如预期。

因此,从多方面考虑,渤海的存在对我国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国家早已认识到渤海的重要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来保护渤海。此外,自建国以来,黄河的治理一直是重点工程,中上游建立了多个水坝,这些水坝不仅用于发电,还能调节黄河的水量和泥沙,有助于黄河变清。

关于黄河上游的水电站

黄河的泥沙来源——黄土高原的治理,也是重中之重,通过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黄土高原变绿了,流入黄河的泥沙自然减少了。

黄土高原的绿化情况

如今,能够流入渤海的泥沙已大幅减少,渤海的萎缩速度也将逐渐放缓,渤海的水质也在不断改善,毕竟,我们没有第二个渤海。

1
查看完整版本: 已形成5000平方公里陆地,渤海面积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