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徐锡伟教授解读缅甸地震能量堪比汶川,海啸
TUhjnbcbe - 2025/5/10 14:02:00
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北京时间3月28日14时2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7.9级强震在缅甸境内(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震撼大地,震源深度达30千米。此次地震不仅成为本年度全球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更以其7.9级的强度刷新了今年的地震纪录。震中距离我国边境线仅约公里,云南多地居民明显感受到震动,其中瑞丽市民王婷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惊险场景:“整个楼都在剧烈摇晃,吊灯摆动幅度之大,竟碰到了房顶的墙壁,我吓得立刻躲进了家中的避难间,那种恐惧感至今难忘。”

面对这场强烈地震,人们心中充满了诸多疑问:这场地震背后的地质成因是什么?缅甸历史上是否曾遭遇过如此强烈的地震?它是否会引发海啸,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是否还会有余震发生?带着这些紧迫的问题,封面新闻专访了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以期从科学的角度揭开地震的神秘面纱。

板块碰撞释放能量,震级堪比汶川

徐锡伟教授指出,此次缅甸强震的根源在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剧烈相互作用,特别是靠近云南地区的板块边界带发生了强烈的右旋走滑运动。这条断裂带的年滑动速率高达20毫米,是鲜水河断裂带滑动速率的两倍之多,长期积累的能量最终导致了7.9级大地震的爆发,其释放的能量与年的汶川地震相当。

历史空区积蓄能量,断裂带特性揭示风险

进一步解析地震背景,徐教授提到,此次地震发生的断裂带属于板块边界带中的一条右旋走滑断裂,历史上这一区域并未记录到显著的地震活动,形成了一个地震“空区”。长时间的能量积累,使得这次地震的能量释放尤为剧烈。相比之下,鲜水河断裂带虽然活动频繁,历史上记载了多次强震,但此次地震的断裂带因长期静默而蕴含了更大的能量。

对我国影响有限,海啸风险低

针对公众关心的地震影响问题,徐锡伟表示,由于此次地震的破裂方向主要为南北向,而我国位于震中的东北方向,不在主破裂方向上,因此受到的地震波影响相对较弱,预计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他明确指出,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区域,非海洋俯冲带,因此引发海啸的可能性极低,周边国家包括泰国在内的沿海地区相对安全。

余震监测与防灾准备

对于未来是否会有余震,徐锡伟强调,强震后通常会有余震活动,但具体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还需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来判断。他呼吁民众保持警惕,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锡伟教授解读缅甸地震能量堪比汶川,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