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地震都还没停,居民五分钟后得面对海啸袭击!珠洲现场!”
天啊!你能想象吗?地震都还没停,就在五分钟后,珠洲的居民们竟然得面对着疯狂的海啸袭击!这是真实的,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年1月4日石川县珠洲市的实时画面。就在那天上午9时05分,梶山勉正在清理受地震和海啸影响的沿海地区的家,眼看着这片土地上漫天飞舞的灰尘,他们毫无准备就被一波巨浪吞噬!
咱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1月1日,能登半岛海岸发生了最大烈度7级地震,那一瞬间,大地剧烈摇晃,但跟太平洋沿岸那种慢悠悠的俯冲带地震不同,这次的地震速度快得让人瑟瑟发抖,海啸瞬间就出现在了地震的背后。别说疏散,就是想想都觉得来不及,国土交通省称,水浸面积竟然达到了约公顷,那可是相当大的一块区域啊。珠洲市的穗馆町春日野鹈饲地区更是深受其害,被淹没的面积约30公顷,而且海啸的高度居然还达到了距离海岸线米的高度!这是怎么回事,日本海沿岸的海啸防灾居然这么难搞定?
不得不提,日本气象厅在珠洲市设立的海啸观测站居然在地震发生后无法立即进行测量,连一条记录都没留下。这就是让人费解的地方,如果观测站都无法正常运作,我们怎么能提前知道海啸要来了呢?海啸的来袭,就像是无声的恶魔,悄无声息地来袭,没有一丝征兆,让人猝不及防。
而居民们的证言更是让人心惊肉跳。73岁的中山升回家的路上,父母的房子倒了,他被压在下面。他在惊慌中找到一扇窗户,砸开后爬到外面,邻居在尖叫,他匆忙前往附近山上的亲戚家,然后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海啸来了!”当他转身时,他看到浑浊的棕色水流回河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声。而RikioHamazuka(74岁)则在疏散过程中,没想到海啸警报已经发布,他和朋友们沿着通往避难场所的小路行走时,却被棕色的水从后面溅起,河水倒流,简直是噩梦一场。
别以为到了疏散中心就能松口气,梶山勉清理家园时才发现,海啸在他家留下了1.5米高的痕迹。他看着周围的区域,几栋房屋只剩下混凝土地基,一辆轻型卡车和房屋停车场的碎片被冲上来。他感叹:“当时的情景和我们疏散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如果再晚一点疏散,我们就会被海啸卷走。”这让人揪心啊,如果疏散再晚一点,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这次地震中,海啸观测仪器相继失灵,观测网络的维护也出了问题。海啸警报和报告使用的是地震仪观测到的数据,所以即使海啸观测仪器停工,警报发布本身不受影响。但问题是,无法充分观测海啸到达各地区的时间和高度,这岂不是玩火自焚?珠洲市安装的海啸观测仪器在地震发生后立即无法观测。另外,轮岛港的海啸观测仪自20日下午4点21分观测到1.2米以上的海啸以来,竟然一直没有收集数据。简直是让人无语,这么大的灾难,我们的海啸观测系统居然这么不靠谱!
有网友评论说:“我已经习惯了地震,但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海啸。”这真是让人心生寒意,地震是咱们常见的,但这样大的海啸,实在是难以接受。而且,这次的灾难让人更加反思,我们的海啸防灾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大的灾难还是发生了?
一些人或许会说,这是地震导致的,能做的也就那么多。但问题是,地震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自然现象,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前预警,为人们争取更多的撤离时间。难道我们要等到下一次灾难发生,才开始悔不当初吗?
这次海啸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海啸观测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也是一次警钟长鸣。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加大对防灾科技的投入,提高海啸观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而言之,这次的珠洲海啸事件让人痛心疾首,但也唤醒了我们对于海啸防灾工作的重视。我们不能再掉以轻心,而是要以更严谨的态度,加强科技投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在未来,我们能更好地应对类似的灾难,不再让无辜的生命遭受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