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刘元春寻找新均衡,萨伊逆否命题全文
TUhjnbcbe - 2024/7/12 8:53:00

作者: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寻找新均衡,萨伊逆否命题(全文)

本文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上财宏观论坛的演讲《寻找新均衡的中国宏观经济》,新经济学家智库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我想从更长的一个角度来讨论目前的一些问题,取这个题目很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们在告别旧的路径,旧的均衡,也就是说我们不仅看到波浪在变化,而且看到河床在变化。我们在一个阶梯向另外一个阶梯进化的过程中间,到底我们目前的均衡是怎么样的?供求关系是怎么样的?以及我们潜在的能力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要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然后我们才能够很好地讨论我们的政策。

因为大家都知道,对于目前来讲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大家都认为的确是事实。但同时又有人认为,我们应该扩大需求,但是很多人很反对,认为如果我们不改革,扩大需求,只会带来更大的问题。我们在告别一个结构困局之后,会进入到一个更加严峻的一个结构的恐惧之中。因此我们从一种均衡到另外一种均衡,中间的路径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第二个就是,我们还要考虑这种短期的波动,跟我们讲的河床的这种变化,就是潜在增长速度的变化,有没有关联?

因为我们学经济学,很多人就会谈到潜在增长速度,很多人都会谈到中性利率、自然利率,但事实上我们会发现,特别是从这二十年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中间,我们会看到潜在增速不潜在,自然利率不自然。没有天然的东西。都在变,结构在变,总量在变,结构的变化掀起了滔天巨浪,而滔天巨浪也会进一步的影响结构的变化,因此在这里面我们就要分清楚一些变化。

我想从几个方面来看待,一个是当前宏观经济均衡处于的状态。那么这个状态我们就会看到,第一从定基指数来看,的确我们目前没有看到收敛的这种趋势,而是在这种趋势之下出现了两个大缺口,而目前的后一个缺口实际上还在展开。这是我们从最基础的定基指数就可以看到的。

第二个就是不同团队在测算潜在增速,测算产出缺口的时候差别很大,但的确有一些共识。大家基本认为我们在年到年这个区间里面,我们是在5.5这样的一个区间。

但是这些测算里面有几个很麻烦的问题,第一个麻烦的问题是它是在年疫情前进行的,它没有考虑我们这三年特殊的情况。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中美之间的冲突、我们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以及疫情所带来的这种超预期的疤痕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考虑。

我们经常用滤波法来进行潜在增速的测算,实际上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滤波法在这一个断点时刻的测算是不准确的。为什么?因为滤波法就是一个平均的一种方式,让历史的趋势告诉未来。但是你会发现,在结构异动的时候,历史告诉不了未来。这是这些方法里面最大的问题。

当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虽然用生产函数法等等这样的一些方法来做,也面临这些问题,因为你不知道我们生产函数的这些要素,特别是相应的技术水平的变化,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经济学家的游戏总要玩下去,所以我们不断地在测TFP,不断地在测潜在增长速度,就像我们要寻找方向一样,永远要设定一个地平线,但是地平线你是看得见,你摸不着,你永远够不着的一件事情。

因此我们也就会看到,如果从这些测算里面来看,我们有一些共识就是,我们目前是低于潜在增长速度,我们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这是一个共识。

第二个共识是,潜在增长速度也处于一个下滑的这种状态。

但是这两个共识有一个超级缺陷,也就是说是不是产出缺口与潜在产出水平没有关联?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在河床上起滔天巨浪之时,是不是对河床没有影响?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在这个下滑的过程,唯一能够判断产出缺口、判断短期供求关系最为确定的参数是什么?价格和库存,尤其是被动存货投资占我们整个体系的比重。

我们现在就会看到,我们各类价格指数处于一个下滑的状态。目前大家会看到第三季度我们的GDP平减指数已经是-1.16,如果我们按照对应的一些方法来进行核算,我们的产出缺口正常应该是在-1%左右的水平。这里面我们实际上也会看到,我们两年平均,今年我们估计是在4.1,那么与5.5差不多是在1.4个百分点的这样一个缺口。

所以从价格参数是可以判断出供求关系的,并且在潜在增速很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供求关系的这种持续变化。所以我们宏观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怎么样?盯住通胀。为什么要盯住通胀?因为价格参数是最容易把握的。当然在中国的所有的统计参数里面,最真实、质量最高的也是价格参数,所以一定要从这个角度来把握我们目前的这种均衡状态。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从库存的状态来看,与年的情况相似;价格的形势,也跟年的形势差不多。从年开始,这几年里面是一个强劲的去库存。这个去库存实际上跟我们PPI的变动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资讯是什么?就是说随着去库存的触底,我们产出缺口缩小的新阶段可能会到来。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存货变动占资本形总额的比重和价格的变化实际上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讲的,在不确定中,我们很重要的确定性是价格,就是你要相信老百姓的感受,而不要相信我们经济学家的测算。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产能利用率,从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和产品的销售率来讲,的确不强,也有问题的,就是说你产品的销售率是在下降,产能利用率也是在系统性的下降。

虽然我们在过去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产能过剩的问题,特别是工业领域的产能利用率的问题还没有真正的解决。这几大指标就说明了刚才我们讲的,在目前潜在增长速度快速回落的过程中,实际上产出缺口的喇叭口没有收紧,是处于一个触底的过程,当然我们希望四季度和明年是产出缺口收敛的一个阶段,这是我讲的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我们到底修复到什么情况呢?我又把很多参数要进行分解,我们首先把各类数据,特别是核算数据与年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最大的缺口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上与年差了20个百分点。房地产大家会看到,只有1.08倍,如果跟年比,我们现在也只有80%,因此我们从这个参数也会看到修复的不均衡是很明显的。

那么另外一个,如果从工业角度,我们会发现,工业已经全面降低,具有持续回升的基础。原因是什么?是8月份、9月份、10月份,我们的工业利润单月同比转正了,如果利润转正,利润持续扩张,那当然我们的投资也会接近一个底部。

同时服务业的修复速度在提升,但是我们要提醒的一个就是,服务业的修复速度很快,是因为去前年的基数太低,所以明年的主题依然是服务业的修复。

第二个就是消费基本修复,接近完成。10月份7.7%的增长速度还是不错,但是我们认为它的增速还是在一个回归的趋势。目前我们大家测算的一个过程,到年可能这个缺口能够补足,回到趋势性增长的速度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佐证材料是什么?我们会看到全国人均消费支出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你拿来消费的比重是多少,你会发现年已经接近年的水平,但是依然还差了两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收入的修复,以及相应的支出倾向的修复,还在进展之中。

我们看相较于年人均旅游支出的情况,大家就会很清晰的感到,中秋国庆的时候,人均支出的水平相较于年恢复了97.5%,可以说基本恢复。

但是我们经常讲消费降级,消费降级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居民整个的资产负债表调整的怎么样。我们目前给出的结论是什么?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可能触底了。也就是说大规模地抛售各种金融资产,大规模地停止购买房地产,同时大规模地增加居民的存款,那么这种是居民资产负债的一个大调整。这个过程我们认为最近开始接近尾声,当然这个接近尾声不等于马上就转好,因为它还可能有个底部。因此我们会看到的一个是什么?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很可能使消费处于一个低水平均衡,消费升级的速度比预期要慢。

所以大家就会看到拼多多阿里京东营收增长的情况差别很大,原因很简单:拼多多专注于底层消费,所以拼拼多多把握住了这十几年的一个时代特征。这里面马上就会提出一个命题,我们很可能恢复到一个新均衡,但是新均衡很有可能是一个低水平均衡,这是我们可能更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元春寻找新均衡,萨伊逆否命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