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向纵深发展之际,包括中美两国在内,全世界都陷入了新冠疫情危机之中,直到现在仍然是这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疫情问题是不是也成了中美战略竞争的一部分呢?或者毋宁说,美国是不是将其当成对华战略竞争的有力抓手加以利用了呢?
疫情危机从起始到如今,已经走过三年的历程了,梳理观察三年来美两国围绕这个问题的斗争,将有助于我们回答上述命题。
我们认为,三年来,中美两国在疫情问题上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不能不说两国之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合作,合作还是有一些,但主要的发展脉络是斗争。概括地说,呈现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舆论斗争阶段,时间大致从年底——年中
在这个阶段,美国向中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主要目标是要把中国宣判成为此次新冠灾难的罪魁祸首,要中国为此承担全部责任。而中国则进行激烈而艰难的反击,双方主要围绕新冠疫情进行认知战和舆论战。
第二阶段:模式路线较量阶段,时间大致上从年中——年底
在这个阶段,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陷入空前的疫情危机之中,都全力以赴地进行自救。虽然此时的美国仍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攻击,但谁都知道,真正有说服力的是中美谁能先战胜病毒,谁抗击疫情危机做得更好更突出,这构成了中美两国的抗疫模式之争,甚至上升到了制度、文化层面,成为人们进行比较的现实活教材。在这个阶段,尽管美国官方政要们信誓旦旦、指天发誓说美国做得最好,是全世界抗疫最成功的国家,但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到,中国抗疫成绩更加出色靓丽,并且在此期间中国还向全世界提供大量的抗疫物资,为全球抗疫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完全可以肯定地说,这一阶段中国明显地占上风。
第三阶段:最后冲刺阶段,时间大致上从年底开始——
在这个阶段,尽管美国官方早已经宣告结束疫情危机,可事实上美国依然在疫情中挣扎,但情况已经不那么严重了;中国改变了此前一个时期“动态清零”的方针,在相当程度上也像美国那样全面放开,不再搞“封控”,不再进行全国性的核酸检查,结果引发一场奥密克戎大海啸,疫情危机正强烈冲击中国。于是美国在疫情问题上又找到了攻击打压中国的抓手(参阅笔者文章《新冠疫情又成了美西方敲打中国的工具》)。疫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中美两国究竟谁能率先走出疫情危机的旋涡,谁能真正地跳上岸。如果美国先于中国做到这一点,则美国将占据更加主导地位,对中国的攻击将更加猛烈严酷;如果中国还能像此前两个阶段那样出色,则中国的优势将进一步得以凸显加强。
通过上述这样简单的梳理可以看到,抗击疫情同病毒做斗争,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性竞争,因为结局与结果非常重要,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如果中国取得完全的胜利,以无疑将极大地鼓舞振奋中国人民,更将有力地诠释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将使中国更加占据有力的地位,加强中国的话语权、发言权;相反,如果美国取得明显的胜利而中国却深陷疫情危机的泥坑难以自拔,甚至还要乞求美国施以援手来拯救,则将使美国占据十分有利的地位,加强了霸权的战略主导权和话语权,对中国也将更加有力可施了。
通过上述归纳还可以看到,中国一方面要同病毒做艰苦的斗争,一方面还不得不同霸权做艰苦的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中国争强好胜要同美国比一比、斗一斗,而是霸权揪住中国不放。当疫情之初,他们幸灾乐祸、对中国落井下石,后来在整个疫情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攻击中国,包括中国的抗疫模式与办法,目的是打击中国民众的信心,动摇中国坚持抗疫的勇气和决心,其终极目的就是要借助疫情危机置中国于死地,把中国往死里整,霸权所作所为的大量具体事实无不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疫情问题已经同中美战略竞争深度交织,已经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现实组成部分,成为霸权国家打压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预计的是,在今后这一阶段,即笔者上述所谓的第三阶段,中美两国围绕疫情问题的斗争将更加激烈,霸权算计与图谋中国的步骤与手法将更加高级、更加具有破坏性。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围绕疫情问题的斗争在中国国内所激起的反应与反响。
显然,由于中美两国各自的社会结构与全球地位不同,中美围绕疫情问题的斗争对中国的冲击与影响远远大于美国,影响十分广泛,其中值得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