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观察到,孩子上学还没到初中,班上近视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3,到了初中阶段,则有更多的同学加入了佩戴眼镜的行列中,有的班级甚至达到超过一半的比例。
所以很多家长开始疑惑,是不是我们的孩子这一代真的更容易近视了呢?还是他们根本就是手机、平板、电脑看多了嘛?
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近六成。据国家卫健委,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年相比,疫情期间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11.7%。
看着这数据,就有不少家长要说了,孩子一回家就对着电子产品的屏幕,现在的教学及课后都离不开平板和电脑,孩子想不近视,怎么可能?
针对这一点,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美国名6~11岁的学生进行了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试图找出这些孩子看电视(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习惯与视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是比较颠覆的,距离电子产品屏幕太近、或是看屏幕时间太长,并不是引起近视的罪魁祸首。换句话说,孩子视力下降与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二者并没有实际直接联系。
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AAO)、美国验光协会(AmericanOptometrixAssociation,AOA)等权威机构同样指出,电子产品的使用并非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其中美国眼科学会则说得更加直白:使用电子产品屏幕本身并不会伤害眼睛视力。
既然屏幕的使用对孩子近视没有直接作用,那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的近视比例逐年攀升呢?容易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晚上开灯睡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疗中心对名0~16岁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夜里开灯睡觉的孩子将来发展成近视的可能性会更大,对不到2岁的孩子影响尤其严重。若孩子2岁前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若是睡在装有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则为55%。
(2)孩子爱吃糖。因为糖分会让眼球巩膜软化,而巩膜是包裹眼球、维持眼球形态的重要组织,巩膜变软,巩膜容易变形。
(3)孩子睡眠时间少。《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年#青少年平均睡眠时长7.8小时#,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长未达标。当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中,孩子睡眠时间太少,将使眼睛局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最终可诱发或加重近视。
(4)遗传因素导致近视。一般来说,父母近视在度以下遗传给孩子的几率比较小,而~度的近视遗传的几率会增大,到了度以上的近视遗传几率会更大。
(5)孩子营养不均衡。当孩子挑食,体内缺少钙、铬、维生素A的时候,会增加孩子近视的几率。
「长时间的近距离视物会不会导致近视?」
复医院于年发表的研究表明,近距离阅读或导致一些孩子近视风险增加8倍之多(尤其是父母均有近视的孩子)。年8月,发表于《眼科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长时间的近距离视物,的确增加了近视风险。
所以孩子在专注于近距离视物的时候,要牢记“20-20-20”原则:每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
「防止近视的有效举措有哪些?」
研究表明,保护眼睛唯一证实有用的举措是多接触户外明亮的光线。也就说某些商家宣传的护眼仪、护眼贴并不能起到治疗近视,甚至连防止近视的作用都没有。
户外明亮的光线有助于孩子视觉系统的发育,明亮的光线可以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球的生长,让眼球水晶体和视网膜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距离上,这就预防了近视的发生。
当孩子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之后,会感觉到暂时的眼睛疲劳、干涩、发红或者视物模糊,这些表现都不是给眼睛带来的永久性的伤害,而是因为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看东西的情况下,孩子眨眼次数会降低,这些症状只要适当休息是可以缓解的。
在生活中,作为家长,我们应该:
在假期中多带孩子去户外光线良好的区域进行活动锻炼;带孩子定期检查视力(半年一次或三个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避免孩子摄入过多的糖分;避免孩子被强光源直射;饮食均衡,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对视力有好处的食物,补充维生素,例如:胡萝卜、南瓜、菠菜、西兰花等;日常注意孩子用眼卫生,例如孩子摸眼睛之前,手一定要清洗干净;家庭建立好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