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们为什么对疫情管控放开如此双标
TUhjnbcbe - 2024/6/4 17:34:00

三年疫情以来,各地民众苦于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层层加码”,很多人呼吁要放开,全国疫情管控放开后,全国各地疫情如山崩海啸,一大批民众又嚷嚷不应该放开,为什么如此“双标”呢?

其实并非我们双标,而是因为大家放开后遇到的现状和过去接收到的讯息不一致。

01疫情管控放开最重要的风向标莫过于广州海珠疫情走向

疫情管控放开前,上海曾尝试“精准防疫”的路线,但最终因确诊数字直逼香港重回了清零路线;石家庄在“二十条”发布后放松防疫措施,取消全员核酸,但在世界杯开幕前重新恢复全员核酸检测,历时一周时间。

10月底出现的广州海珠疫情让所有人措不及防,按之前的经验广州每次都能在较短时间清零,而这次持续了2个月感染数据却仍然没有下降的趋势。而这时媒体专家不断传来奥密克戎毒性大大降低的消息,在12月2日广州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发言人们集体摘下口罩的场面一时间成为美谈,意味着病毒已经不再可怕。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表示,本轮疫情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本土感染者16.27万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者总数约9成,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在当时各地“层层加码”的防疫政策下,3年来民众在经济上,精神上都经受考验,再有广州海珠疫情16万感染者只有4例重症数据的背景下,民众对于放开疫情管控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12月7日“新十条”的颁布成为了疫情管控正式放开的起点。

放开之后,随着感染病例数日益增多,大家惊奇地发现奥密克戎并非“大号感冒”,而是普通人3到5年才有可能经历一次的大病,症状包括高烧咳嗽等都非常痛苦难熬,而且大部分人都有症状,各大城市每日新增感染还没到峰值,而浙江第场疫情发布会上介绍浙江日增阳性更是突破了万例,预计元旦前后日增将达万,这将导致医疗资源遭到挤兑,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和抵抗力稍差的儿童随时可能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这时,民众对于疫情管控“不应该放开”的呼声此起彼伏。

02如何合理解释90%为无症状感染者

有些人仍然执着于“发烧咳嗽还是无症状,只有肺部感染才算有症状”的观点,这里我已经在之前文章科普过,不再阐述,统一说明:只要有发烧咳嗽等都属于有症状感染者。

在明确无症状的定义之后,我们马上陷入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非常疑惑的:为什么自己周边感染的人几乎全部都是有症状的呢?如何解释广州的数据?

小编给出的回答是暂时无法解释。小编努力设想过几种观点来印证广州的数据,但只能说勉强能说的过去。

解释1(小编认为目前最合理的):广州海珠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在大规模全员核酸筛查中被发现。他们处于尚未发病的阶段,确实没有发烧,浑身酸痛的症状也不明显,所以当时被诊断为无症状感医院,并上报了传染病卡。按道理说等到这些核酸阳性患者在方舱中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时是需要及时修订传染病卡的,但是当时广州每天爆发的感染者几千例,方舱里面只有几个医生,根本没有足够人手去及时更新传染病卡。所以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数据就变成了16万感染者里9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解释2:广州海珠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在大规模全员核酸筛查中被发现。如果不做大规模核酸筛查,连他们自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阳了。现在优化措施出台了,疫情防控放开了,不做强制性全员核酸了,我们便几乎看不到身边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了,甚至我们自己就是无症状感染者,已经阳过之后悄悄康复了,我们自己都不会知道,毕竟毫无感觉。

在不做全员强制核酸筛查的情况下,一般只有感觉自己出现身体不适的人,才会主动去做核酸或抗原检测。唯有他们,才能及时发现自己阳了。同理,也只有他们,才会在社交媒体或工作生活中,对别人诉苦说“我阳了,我发烧了,我有症状,我身体不舒服。”。所以放开之后,我们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发现自己阳性并且觉察到自己发烧、身体不适的人。

解释3:北京和广州的病毒可能不是同一个分支,有专家说广州的病毒相比而言可能较为温和一些。

小编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第一个。解释2在目前大家都感染后发现基本不可信,因为很多人身边的同事朋友羊了之后基本没有出现无症状的,不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解释3也并不靠谱,意思北京和广州两个地方是封闭的?是北京人不会去广州了还是广州人不能去北京了?况且也有专家认为两地的毒株并无明显差异。

03什么是真相?

在目前疫情管控正式放开的背景下,什么是真相已经不重要了。面对全国各地疫情日增感染数字不断上升,无论如何我们都已经无法回到放开前的情况。再说国外放开管控3年,不说做的多好吧,至少经济活动什么的还是能正常运行,按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确实到了该放开的时候。

但各位专家媒体,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否让我们的民众,进一步接近事实,接近真相,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呢?

这扑朔迷离的疑团,真的不需要有人出来给个解释吗?

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为什么对疫情管控放开如此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