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地震是自然界中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之一,无论是地球那一边的海地地震,还是地球这一边的汶川地震都让人们认识到地震的恐怖。
但如果说人类会因地震而彻底毁灭,这似乎还有些耸人听闻。而今天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那些不为人知的地震冷知识以及马丁里斯为何会将地震列入十大末日灾难之中?
地震的威力,远超想象
地震虽然是自然界中极具颠覆性的灾难,但其实在我们的地球上每年大约都会发生五百多万次的地震,平均一下几乎每天都会有上万次的地震发生。而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是因为大部分的地震震级都太小,小于三级的地震都被称为弱震。
通常这个类型的地震人们都不易察觉,除非是震源非常非常的钱,大家都知道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但其实不同震级之间所释放的能量都是倍数级的差别。震级每相差一级,所释放的能量大约会相差32倍。相差两级的话那就是一千倍。所以虽然有时地震的震级数字看起来相差不大,但实际的威力却相差悬殊。
据估测,一个六级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就大约相当于一颗1.5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比如年2月6日凌晨03:57,中国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建筑倒塌,而台湾省当地的地震台也表示,此次地震的威力相当于两颗原子弹。
而以此推算,一个七级的地震就相当于48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而如果发生一场十二级的地震,那么它所释放的能量大约就是15万亿吨TNT当量的原子弹。因此,很多人认为,只要地震超过十二级,那么人类将会面临灭绝的可能。
不过目前已知的地球内尚未发生过震级如此大的地震。据资料记载目前已知的强度最大的地震是年5月21日下午三时发生在智利中部的地震。该地震震级为9.5级这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由于过于巨大对智利造成的人亡及经济损失已无法精确得知。
地震过后的连锁反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地震是非理性的其强大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它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与递进灾难更加的可怕。而地震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分为三种:
第一:直接引发的地震灾难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水剧烈运动,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滑坡等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而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历史上的特大海啸几乎都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而海啸所造成的损失也往往会高于地震本身。如刚刚提到的智利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就高达25米,当时的沿海建筑物大部分都被海浪卷走,被海啸破坏的房屋多达16万栋。
此外海啸还以每小时六百公里至七百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海啸的大朝波在15小时后传到夏威夷群岛,22小时后传到日本东海岸,这次海啸使日本沿海一千多所住宅被冲走,两万多亩良田被淹没,八百人死亡,45万人无家可归。
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底发生了9.3级地震。该强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十米高的巨浪摧枯拉朽般的席卷印度洋沿岸。一些村庄被卷走,一些旅游胜地转眼间变成一片废墟。这场海啸波及12个国家地跨六个时区两大洲25万余人遇难,成为了世界近两百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不过值得注意的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引发海啸,有些地震是由板块水平滑移断裂造成的,这种地震不会造成起始的水体抬升,也就不会引起海啸。
第二:灾难引发的连锁恐慌
地震的无规则破坏性很可能会导致一些需要极强安全性的建筑设施受损。如年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而地震海啸之后,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地震附近的福岛核电站。
当时的福岛核电站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两座核电站组成,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核物质泄漏,那么后果极为严重。由于核反应堆的燃烧油不纯,所以他们没有能力产生原子但是的爆炸。不过,虽然核电站不恐怖,但恐怖的是被放大的恐慌。
由于知识的匮乏,加上信息不对称,人们很容易在一些特大事故前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听信道听途说的各种小消息,然后惊慌不已,比如年的抢盐事件。
第三:经济全球化下的灾难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场灾难都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生产链断裂,从而导致灾难全球化。
例如由于日本在全球电子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当东日本地震发生后,全世界的电子元件供应链和网络通讯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当时我国的几家液晶面板生产商就由于日本的设备以及原料的供应出现问题而受到了影响。
另外,由于东日本地震导致大约一半的穿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国大部分网络受到严重影响,如当晚的苹果商店,美国区就无法正常连接,部分的美国网站也出现了登录异常或无法登陆的情况。
地震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
由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极大,人们也曾无数次的尝试过,想要找出它的规律。
比如日本是典型的地震多发国,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本科学家花了很大的功夫研究以往的地震记录,之后再利用统计数据建立起模型,希望能找出避震的时间,周期和地点上的模式。
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的地震学家就曾拿出过一个具体的成果,专家表明:一场8级左右的大地震将袭击东京和名古屋之间的东海地区。于是日本*府迅速建立了早期警报系,一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地震评估委员会就会紧急召开会议,决定是否关闭核电站,高速公路、学校和工厂等。
当地的普通民众也相当配合。从那时起人民群众每年都会在关东大地震纪念日那天进行地震演习。但一直到年二十多年过去,传说中的东海地震都没有发生,但阪神却发生了大地震。
由于阪神地区并非地震学家预测的地震发生地,所以该地区的防震工作一直滞后于城市建设,城市里的消防设施也不够完备,也没有提前准备好救灾方案,结果只在一瞬间占国民生产总值2%的巨额资产就在地震中消失。
地震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人们常说上天容易入地难。
由于人类目前很难进入地球内部,再加上地震规律的复杂性导致了地震至今也无法被预测。不过人们可以通过在一定区域内投射相对密集的地震观测台网,对地震波进行检测实现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且在地震波到达地面之前,利用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的快速传播速度,抢在地震波到达地面之前发出警报,以达到减少地震灾害以及人员伤亡的目的。
虽然灾难无情科学也不是万能,但直面灾难的勇气和解剖灾难的智慧将支持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