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太空科幻电影里的那些科学bug,这么多年
TUhjnbcbe - 2023/12/28 12:08:00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49762.html

电影里的宇航员都是帅气潇洒的人类精英,即使在完全陌生的宇宙中也能处变不惊。所以,它常年处在长大后最想成为的职业榜单上。但是长大后我们才发现宇航员这个职业,根本没有那么迷人,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太空片情节,十有八九都是今天挑选了5个最典型的bug。带你重新从科学角度,理性看片。

《火星救援》里马特达蒙被落在火星上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沙尘暴。可是结尾时,又因为火星的大气密度很低,直接在火箭上盖了层帆布,就成功进入了外层空间。那么问题来了:这场沙尘暴,真的有可能在火星上发生吗?经过各国多次的实际测量和推算,火星确实有大气层存在,不过空气密度大约为地球的百分之一,风的作用力就被削弱了很多,就算是席卷整个火星,风速相当于10级大风的的尘暴。一个北京人,也完全招架的住。

所以说,电影里那种风能把人吹跑的场景啊根本就是不存在滴。不过呢,这个最大的漏洞,却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它,电影可能十分钟就完事了。

年上映的《星球大战》是科幻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但是剧情里那个最大的bug,多年来一直被观众吐槽。

初中物理老师就讲过,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是星战里飞船在太空中战斗的画面,还是伴随着biubiubiu的音效,这几乎成了电影唯一的败笔。

还好,在推出的星球大战广播剧里,官方给出了解释,太空船上安装有传感器,可以把飞船周围物体的信息传递给声音模拟设备。发出的模拟音效可以让战斗员时刻保持紧张感,提升作战效率。

呵呵呵,这个名正言顺的官方脑洞,可真是自愧不如啊。而且当一艘飞船被击毁时,由于燃料的作用的确会发生爆炸。但是飞船上的那点氧气在爆炸的一瞬间,就会被消耗殆尽,太空中,并没有氧气帮助火势蔓延,最多产生一个短暂的光球。

效果还没有烟花震撼,整个场面可能根本比不上任何一部大制作战争片。失去了动力的飞船,也将会在爆炸的作用力下向着反方向高速运动。电影里那些静止不动的残骸,真的只是方便观众观看而已。

当桑德拉布洛克在空间站里脱掉宇航服,只穿着小短裤小背心。这一幕,估计连乔治克鲁尼也会把持不住的。不过,在真正的空间站里,大腿啊,可真的不是随便露的。

首先,在空间站内活动时,宇航员为了减轻在长期失重下出现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职业病状况,都要穿上特制的紧身衣。而在舱外活动时穿着的宇航服特别笨重,再加上处于失重状态,就算是在队友的帮助下穿戴妥当,也至少要15分钟。自己一个人想在几秒内脱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且宇航服下,宇航员们还要穿着一套帮助调节体温的液冷通风服,在最里层则是定制的成人纸尿裤。

哎,电影里的画面啊,确实有点太美好了。

很多电影里都会出现,通过旋转的向心力来模拟重力的场景,这样,在太空中也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站立,但这个也只是编剧们美好的的设想。

这个操作在理论上确实没毛病,美国宇航局也进行过研究。但是通过计算,飞船的旋转半径至少要达到数万米,并且在几秒钟之内转完一圈,才可以完美再现地球的重力。附加的各种零件也会让它的重量增加,发射难度简直难以想象。这种航天器的造价,就算全世界的宇航局联合起来也负担不起,想在太空里正常生活,几十年之内是不可能的啦。

《独立日2》里,不知道哪国星人开着一艘直径英里的飞船来入侵地球,这个数字比月球直径还要多上一半。

虽然体积不一样,但它的质量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金凯瑞当年不过把月亮拉近了一点,就在世界各地接连引发了海啸。如今这么大的飞船接近地球。按理来说,起码会引发高达几百米的海啸,还只是最直观的表现。

它的引力还会影响到地球内部,让地震和火山爆发的频率急剧升高。人类,会像恐龙一样,一夜灭绝,如果有外星生物能成功造出这么大的飞船,想要灭绝人类啊。只需要绕着地球飞上几圈,再降落进行资源回收就好啦,完全用不着武力动手嘛。

不过,很多科幻片里的设想,已经慢慢开始成为现实。像《回到未来》里的自动球鞋,《极乐空间》里的动力外骨骼都被开发了出来,这些太空片里的bug,也很有可能会被新的科学发现打破。作为一个科幻迷,还真希望能被打一次脸。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空科幻电影里的那些科学bug,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