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巨浪下的小学我厌倦了他们没完没了的 [复制链接]

1#

原创:LensWeLens

类似“”大地震的那样灾难发生时,我们总能看到日本人在灾后秩序井然的样子。

这一点,让“”时在现场采访的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也很是震撼。

他说自己看到的一切,只可能发生在日本:

“我的一个烦恼是不时要谢绝馈赠食物……他们自己的食物通常仅够维持几天或几小时。这些刚刚失去家园的人会因为没能款待客人而表示歉意,流露出略带哀痛的诚挚之情。虽然从汽油到厕纸,几乎所有东西都长期短缺,但没有人明目张胆地趁乱打劫,也没有商人趁机涨价。我也没见到打架斗殴、大声争吵或意见分歧,而且最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没有人自怜自伤。”

当时,每一个外国记者都深受震动,劳埃德帕里当时觉得,这就是人性最好的一面了。

但后来,他听说了大川小学的故事,那里的遭遇却让他开始反思:

这种灾难中为人称道的秩序井然,是不是也掩藏着一些无奈和问题?

海啸发生后整一个月的纪念活动,学生在为遇难者的灵*祈祷。

劳埃德帕里花了6年时间采访调研,写成了《巨浪下的小学》一书。

Lens就此采访了他。

在他看来,与其把日本人灾后的反应解读为乐观,倒不如说是出于忍耐和无可奈何。

而忍耐并不总是好品质,在特定情形下,它会成为追寻真相的拦路虎。

大川小学发生了什么

“如果你将要面对大地震,能让你避难的最安全的地方可能就是日本,而日本最安全的避难所就是学校。”

在“”大地震中,只有不到2%的遇难者是学生,其中又有4/5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丧生的。

在日本,学校往往是最牢固的建筑,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作为应急避难所使用。

福地村的很多小学生都在大川小学就读。地震当晚,这些孩子都没有回家。但他们的家长都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担心。

在家长们的常识里,学校是比家更安全的地方。学校的建筑比民舍坚固得多,老师们接受过应急训练,学校也会不时举行应急逃生演习。

家长们相信,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就能回家。

但是大川小学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大地震中,日本有75个孩子在有老师照顾的情况下不幸遇难。其中,74个来自大川小学。

废墟周围残存的学生花名册

在与Lens的采访中,劳埃德帕里说:“比起我的家乡英国,日本人更愿意相信,而不是质疑*府。”

后来搜集的证据表明,大川小学的副校长犯了致命的决策失误。

地震和海啸间隔了50多分钟。在这50分钟里,副校长从收音机和地方*府的大喇叭里听到了多次海啸警报,但他决定让孩子们留在学校操场上。

学生们本应能轻松逃过这场灾难,操场后面就有座山,爬上去只需5分钟。

直到海水涌来,副校长才终于下令撤离,而他又犯了第二个错误。他选定的撤离路线,让学生迎面朝海浪走去。

大川小学撤离路线图

而副校长之所以会接连犯错,是因为学校应急手册中存在明显的纰漏。

针对海啸,大川小学的手册保留了模板中的通用规定:“主要疏散地点:学校操场。发生海啸时的二次疏散地点:学校附近的空地或公园。”

可是,整个村子都没有公园。

后来发生的悲剧也证明,没有任何一块空地能在这时救孩子的命。

地势低洼的小镇完全被洪水淹没

正因为模板指令含混不清,副校长才会在应急时犹犹豫豫。对此,负责监督手册制订的校长,和应对手册进行审查的*府教育委员会,都理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是每个家长都想探求真相

遇难的孩子里有直美12岁的女儿小晴。

直美的公公是个传统而严厉的人,灾难发生后,他坚持让直美留在家里照顾老小,尽好媳妇的本分,寻找孩子就交给他这个男人来做。

海啸后2天,他带回了消息:

“我找不到小晴。我听说只有几个孩子活下来,可是小晴不在那儿。我想没什么希望了,你还是放弃吧。”

“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现在的重点是照顾活着的孩子。”

公公的权威不容质疑:直美的婆婆哭了,被公公严厉地斥责了一顿,命令她收起眼泪。

大川小学的钟表停在了海啸袭来的那一刻:下午3点36分。

在这个日本乡村里,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悲伤、愤怒等情绪的流露仍被看作不体面。

在一场官方想走走过场敷衍过去的情况说明会上,一部分家长不肯轻易放过有渎职之嫌的校长。

他们质问事发当天校长为何不在学校,为何事后不参与救援,甚至不去现场看一眼。

那些没发言的家长也失去了孩子,但他们反而同情校长的遭遇,觉得那些高声喊叫的家长让人难堪。

怎么能这样和老师、官员讲话呢?

灾难周年纪念日,一位女人将花束投向大海。失去亲人后,很多日本人不愿张扬,而是默默消化痛苦。

遇难孩子的家长逐渐分化成了两类。

一类以紫桃佐代美为代表,他们要求调查真相,厘清责任。

另一类的代表是直美,面对这场灾难,她们靠个人的渺小力量来独自应对。

为了找到女儿的遗体,直美考了挖掘机操作证——整个日本也没有几个女人有这一资格——在淤泥里筛寻了好几个月。

大川小学的遗址前有一个临时花坛。像直美这样找不到孩子,无法办葬礼的家长,会来这里凭吊他们的孩子。

《巨浪下的小学》对两类家长间的敌意这样描述道:

“她们相互反感,是因为她们对灾后彼此从事的工作存在不同看法……在佐代美看来,这两个不同的任务——挖掘真实存在的淤泥,和疏通官僚系统中的淤泥——相互补充,因此直美的蔑视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寻找真相,迫使官方承担责任,这同时也会迫使他们展开搜索,’她说,‘我们接受媒体采访,以此持续施压,这样才不会失去公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