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创世纪听说,许文彪是最让人心疼的反派 [复制链接]

1#

文/獨孤

创·第28篇

文接上回。

许文彪因顾念亲情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同时,又被好兄弟连续挖坑逼迫他改变做人原则,导致万台币总是出现缺口,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憋屈,其心理之煎熬,处境之艰难,非遭遇过类似的经历,实难感同身受。

和许文彪相关的家人也好,朋友也罢,都清楚他急需资金转圜,正在承受压力的表象,对他濒临崩溃的情绪,着实一无所知。

我偶尔会假设,如果当时有人(马志强或岑颖欣)能和许文彪一起奔赴台湾一趟的话,或许就不会有后来许文彪黑化的剧情了。

我的意思不是要旁人来为许文彪承担些什么,毕竟他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该他自己走完,与人无尤。

我想表达的是处于那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下的许文彪,当金钱问题总算在最后一刻勉强解决(前女友Tina很仗义地伸出援助之手),堆积太久又隐忍不发的情绪问题便成了他最大的问题。

只因为要赶紧凑齐万台币交给黑社会,救回古惑仔弟弟的命,许文彪一直都没及时亦没心情进行自我调节,他身边也没人敏锐地觉察出他强烈的压抑,予以有效开导。

换言之,许文彪的平静并非真的平静,而是暗流汹涌,亟待爆发。

像这种山呼海啸般的负面情绪是非常危险的,急需被看见,否则,很容易以破坏性的方式宣泄出来,要么攻击他人,要么攻击自己。

攻击他人难免走向犯罪,攻击自己恐怕引起抑郁。

许文彪属于前者。

在靠近机场的暗巷内遇到持刀抢劫的歹徒,瞬间引爆他这段时期不被看见的负面情绪,疯狂的自卫反杀,毕竟是救命钱,绝不容半点损失。

丧失理智的许文彪杀死了歹徒,但也杀死了从前的自己。

这是每个人彻底放下过去的必经过程。

借用熊培云《我是一个杀手》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是杀死了多少个自己,才活到了今天」,只有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才能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许文彪的新生即为他的黑化——「佛来斩佛,魔来斩魔」,连不怎么讲底线的叶荣添见了都自愧弗如。

兄弟也忒狠了点。

不知还能不能挽救了?

其实,凡事与其千方百计地挽救于已然,不如提早防范于未然。

倘若许文彪的负面情绪能被真正关心他的人切实看见并理解,意识到他的无助和绝望,主打一场同去台湾的陪伴,则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黑化不会发生了。

毕竟一旦负面情绪得到恰当地舒缓,减轻,原本满身的戾气会逐渐变得轻松,平和,当一个人不再过度紧绷的时候,TA对同样一件事情的反应就不会过度激烈。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心灵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力挺,有时堪比救命良药。

尤其是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的许文彪,拉他一把和踹他一脚所造成的局面,迥然相异——当叶荣添意识到他为许文彪着想着实咄咄逼人,用错了方式,已经太迟。

许文彪欠缺负面情绪被看见的幸运,只有被无情的现实所裹挟的不幸,从台湾归来的他从头到脚由内到外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正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由好变坏只在瞬间,但要想由坏变好,除非真愿意脱胎换骨。

不然,做惯了坏人,享受到做坏人的肆无忌惮,是不屑于回头,去稀罕曾经做好人时的循规蹈矩的。

为什么许文彪一步错之后,明明有悔改的机会,也不肯继续做好人,反而宁愿步步错,堕入深渊沉沦,就是这个原因。

许文彪身上是没有灰色地带的(叶荣添身上则充满了灰色地带),好与坏都很极端,当好的一面完全崩塌,就直接切换成了坏的一面。

但为观众带来的感觉,并不生硬突兀。

编剧给足了许文彪负面情绪层层递进的空间,对许文彪开启黑化模式的细节冲突感铺垫得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极富感染力。

大概是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无论许文彪怎么丧心病狂,只要一想起他之前独自承受的种种磋磨,观众总会不忍去苛责他太多,甚至将他视为最让人心疼的反派。

是的,许文彪并非天生的恶人,相反,他比谁都正直,上进,本该拥有灿烂的前程,可最后却偏偏只有他踏上不归路。

许文彪短暂的一生,黑化前后的对比越强烈,越发赚得观众的叹息。

.07.09.22:22

《珠光宝气》宋子凌的放荡,是谁之过?

《金枝欲孽》徐万田劝慰尔淳:攻心为上,以退为进

《创世纪》贵人凭什么提携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